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辣椒发展概况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辣椒小叶病概述 | 第12-14页 |
1.2.1 植原体 | 第12-13页 |
1.2.2 病毒 | 第13-14页 |
1.2.3 连作障碍及矿质元素 | 第14页 |
1.3 防虫网覆盖、遮阴在植物上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1 防虫网覆盖对线辣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2 遮阴栽培对线辣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1 植物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3 线辣椒植株主要指标的测定 | 第16-19页 |
2.3.1 线辣椒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2.3.2 渗透性物质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2.3.3 植物保护酶活性测定 | 第18页 |
2.3.4 线辣椒植株光合特性的测定 | 第18-19页 |
2.3.5 线辣椒小叶病调查 | 第1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3.1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小叶病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1-23页 |
3.2.1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株高、茎粗的影响 | 第21页 |
3.2.2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果实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3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果实VC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4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干物质分配和根冠比的影响 | 第23页 |
3.3 不同处理对线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3-26页 |
3.3.1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2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3.4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3.4.1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2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3.4.3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5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保护性酶的影响 | 第28-31页 |
3.5.1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S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2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POD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3.5.3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CAT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4 防虫网覆盖、遮阴对线辣椒APX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第31-33页 |
4.1 讨论 | 第31-32页 |
4.2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