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光纤光栅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光纤光栅在传感领域的典型应用 | 第10-13页 |
1.2.1 在测量方面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2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2.3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2.4 在医学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耐高温光纤光栅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热重生光纤光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作者所在课题组在热重生光纤光栅传感领域已有的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光纤光栅理论及热重生光栅的形成机理 | 第19-27页 |
2.1 光纤布拉格光栅耦合模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2.2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理论 | 第22-25页 |
2.2.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 | 第22页 |
2.2.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 | 第22-24页 |
2.2.3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交叉敏感问题 | 第24-25页 |
2.3 重生光纤光栅形成机理 | 第25-27页 |
2.3.1 化学组分光栅 | 第25-26页 |
2.3.2 应力松弛模型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腐蚀热重生光纤光栅的高温应变增敏传感器 | 第27-36页 |
3.1 高温应变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1.1 种子光栅的制作 | 第28页 |
3.1.2 热重生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制作 | 第28-30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30页 |
3.3 超高温应变增敏传感器的温度、应变传感特性 | 第30-35页 |
3.3.1 高温测试 | 第30-31页 |
3.3.2 高温应变测试 | 第31-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应用于超高温环境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的在线式光纤光栅传感器 | 第36-44页 |
4.1 超高温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 | 第37-38页 |
4.1.1 种子光栅的制作 | 第37页 |
4.1.2 级联热重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制作 | 第37-38页 |
4.2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4.3 热重生光纤光栅结构在超高温环境中温度、应变传感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9-41页 |
4.3.1 高温测试 | 第39-40页 |
4.3.2 在线式光纤光栅结构在超高温环境中的应变测试 | 第40-41页 |
4.4 在线式光纤光栅在超高温环境中的温度、应变双参量同时测量技术的研究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级联热重生光纤光栅结构同时测量应变和大范围温度(达到800℃)的光纤传感器 | 第44-54页 |
5.1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第44-47页 |
5.1.1 种子光栅的制作 | 第44-46页 |
5.1.2 级联热重生光纤光栅结构的制作 | 第46-47页 |
5.2 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5.3 级联重生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温度、应变传感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48-51页 |
5.3.1 传感器高温测试 | 第48-49页 |
5.3.2 级联结构的高温应变特性 | 第49-51页 |
5.4 级联热重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应变双参量同时测量技术研究 | 第51-53页 |
5.5 章节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重生 | 第54-60页 |
6.1 啁啾光栅的重生机理 | 第54-55页 |
6.2 实验装置 | 第55页 |
6.3 种子啁啾光栅的制作 | 第55-56页 |
6.4 热重生啁啾光纤光栅的制作 | 第56-57页 |
6.5 热重生啁啾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57-59页 |
6.5.1 高温测试 | 第57-58页 |
6.5.2 高温下的稳定性测试 | 第58-5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