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论文

连州菜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框架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基本理论第15-18页
        2.1.1 品牌的内涵与特征第15-16页
        2.1.2 品牌价值的评估衡量第16-17页
        2.1.3 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及特征第17-18页
    2.2 特色农产品品牌相关理论第18-21页
        2.2.1 品牌营销理论第18-19页
        2.2.2 品牌价值模型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连州菜心品牌建设概况第21-29页
    3.1 连州市概况第21页
    3.2 连州菜心产业概况第21-22页
    3.3 连州菜心品牌发展现状第22-26页
        3.3.1 农产品品牌数量不断増加第22-23页
        3.3.2 品牌建设主体的快速发展第23页
        3.3.3 品牌意识不断増强第23-25页
        3.3.4 品牌营销网络逐渐完善第25-26页
    3.4 连州菜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第26-29页
        3.4.1 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第26页
        3.4.2 质量标准执行不力第26-27页
        3.4.3 品牌目标定位模糊第27页
        3.4.4 质量安全监管资金投入有限第27-28页
        3.4.5 品牌科技含量低第28页
        3.4.6 市场流通的均衡性较差第28-29页
第4章 连州菜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影响因素分析第29-36页
    4.1 连州菜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梳理第29-31页
    4.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甄选第31-36页
        4.2.1 DEMATEL方法简介第31页
        4.2.2 硏究步骤第31-34页
        4.2.3 结果分析第34-36页
第5章 连州菜心新形势下品牌建设对策第36-43页
    5.1 目标客户第36页
    5.2 连州菜心品牌建设对策第36-43页
        5.2.1 加强连州菜心的品牌认证工作,增强品牌意识第36-38页
        5.2.2 加大质量标准执行力度,推进安全追溯第38-39页
        5.2.3 明确连州菜心品牌定位,打造独特内涵第39-40页
        5.2.4 提高质量安全监管资金投入,高度重视质量第40页
        5.2.5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创新拓展连州菜心品牌市场规模第40-41页
        5.2.6 推进营销渠道建设,提高市场流通的均衡性第41-43页
第6章 连州菜心品牌建设的保障机制第43-49页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43-45页
        6.1.1 构建连州菜心品牌建设的支撑体系第43-44页
        6.1.2 营造连州菜心品牌建设的环境氛围第44-45页
    6.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助作用第45-47页
        6.2.1 协助做好品牌宣传工作第45页
        6.2.2 协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第45-46页
        6.2.3 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第46页
        6.2.4 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第46-47页
    6.3 充分发挥企业的表率作用第47-49页
        6.3.1 加大企业自身宣传力度,打响连州菜心品牌第47页
        6.3.2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带动连州菜心品牌发展第47-48页
        6.3.3 树立标杆企业,维护连州菜心品牌第48-49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 特色农业调查访谈提纲第53页
附录 连州菜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调查问卷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电平技术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研究
下一篇:九江职业大学兼职教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