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发展需求 | 第9页 |
1.1.2 商业建筑综合体复杂化 | 第9页 |
1.1.3 商业综合体中庭空间应用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4.2 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庭空间与建筑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方法和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空间句法 | 第17页 |
2.1.1 空间句法理论基础 | 第17页 |
2.1.2 空间句法分析方法 | 第17页 |
2.1.3 空间句法视域分析 | 第17页 |
2.2 建筑图解参数化 | 第17-19页 |
2.2.1 参数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2.2 作为分析工具的参数化图解 | 第18-19页 |
2.3 中庭空间综述 | 第19-20页 |
2.3.1 中庭空间界定 | 第19页 |
2.3.2 中庭空间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2.4 建筑空间结构综述 | 第20-22页 |
2.4.1 建筑空间结构界定 | 第20-21页 |
2.4.2 建筑空间结构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案例调研与研究方法操作 | 第23-34页 |
3.1 案例概况与行为调研 | 第23-30页 |
3.1.1 案例概述 | 第23-26页 |
3.1.2 行为调研 | 第26-30页 |
3.2 中庭空间理想化模型制作 | 第30-31页 |
3.2.1 中庭空间三维模型制作 | 第30-31页 |
3.2.2 中庭空间剖面模型制作 | 第31页 |
3.3 参数化图解 | 第31-33页 |
3.3.1 基于三维视线的参数图解 | 第31-32页 |
3.3.2 基于Smart Space Analyser的参数化图解 | 第32-33页 |
3.3.3 基于行为的轨迹速度参数化图解 | 第33页 |
3.4 空间句法可视分析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中庭空间理想化模型视域特征 | 第34-40页 |
4.1 中庭空间三维可视特征 | 第34-36页 |
4.2 中庭空间剖面可视特征 | 第36-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中庭空间与建筑空间结构量化分析 | 第40-67页 |
5.1 中庭空间与建筑空间结构案例形态 | 第40-41页 |
5.2 基于空间句法的可视性分析 | 第41-47页 |
5.2.1 空间视域整合度分析 | 第41-45页 |
5.2.2 建筑空间视域可视深度分析 | 第45-47页 |
5.3 基于行为轨迹的分析 | 第47-61页 |
5.3.1 益田假日广场行为轨迹分析 | 第47-57页 |
5.3.2 万象城行为轨迹分析 | 第57-61页 |
5.4 基于人流速度的分析 | 第61-66页 |
5.4.1 人流速度分析内容 | 第61页 |
5.4.2 人流速度分析 | 第61-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1页 |
6.1 论文结语 | 第67-69页 |
6.2 不足 | 第69-70页 |
6.3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