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某弯桥施工监控计算与数据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第13-15页
        1.3.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5 本文依托工程背景第16-19页
        1.5.1 施工方案第17-19页
    1.6 本章小节第19-20页
第二章 监控桥梁的有限元模型第20-39页
    2.1 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第20页
        2.1.1 技术标准第20页
        2.1.2 设计规范第20页
    2.2 主要材料及技术参数第20-21页
    2.3 荷载取值第21-23页
        2.3.1 永久作用第21-22页
        2.3.2 可变作用第22-23页
        2.3.3 其它荷载作用第23页
    2.4 弯桥计算模型及假定第23-25页
        2.4.1 弯桥计算模型第23-24页
        2.4.2 施工阶段划分第24-25页
        2.4.3 计算假定第25页
    2.5 立模标高的确定第25-32页
        2.5.1 桥梁路线设计点标高第26页
        2.5.2 预拱度第26-29页
        2.5.3 挂篮变形第29-30页
        2.5.4 立模标高第30-32页
        2.5.5 水平位移控制第32页
    2.6 主梁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32-38页
        2.6.1 最大正应力分布第32-34页
        2.6.2 弯桥截面上应力非对称性行为第34-38页
    2.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9-69页
    3.1 变形监控第39-40页
        3.1.1 弯桥变形监控内容第39页
        3.1.2 标高监测测点的布置第39-40页
    3.2 应力监控第40-42页
        3.2.1 应变监测截面的选择第40页
        3.2.2 横截面上测点的布置第40-42页
        3.2.3 传感器的选择第42页
    3.3 变形监控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2-49页
        3.3.1 立模标高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2-47页
        3.3.2 各梁段标高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7-48页
        3.3.3 结论第48-49页
    3.4 应力监控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9-68页
        3.4.1 应变监测数据处理第49-52页
        3.4.2 应力理论值提取和数值特征第52-53页
        3.4.3 数据分析第53-64页
        3.4.4 截面应力分布的非对称性检验第64-68页
        3.4.5 结论第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合龙方案第69-74页
    4.1 合龙前结构状态第69页
    4.2 合龙方案第69-72页
        4.2.1 合龙顺序第69-70页
        4.2.2 合龙时间(温度)第70页
        4.2.3 配重第70-71页
        4.2.4 顶推力第71-72页
        4.2.5 临时刚接第72页
    4.3 成桥线形第72-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1. 论文结论第74-75页
    2. 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件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辐射检测门探测系统及软件的研制
下一篇:基于FANUC 0I MD数控系统多轴化改造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