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20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8-10页 |
(一)资料来源 | 第8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第11页 |
(三)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第11-12页 |
(四)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13页 |
四、一般资料 | 第13-15页 |
五、结果 | 第15-19页 |
(一)总疗效 | 第15-16页 |
(二)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第16页 |
(三)患者肢体周径差的变化 | 第16-17页 |
(四)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17-18页 |
(五)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 | 第18页 |
(六)静脉通畅率的变化 | 第18-19页 |
六、安全性指标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0页 |
一、现代医学对DVT的认识 | 第20-23页 |
(一)病因 | 第20-21页 |
(二)DVT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 第21-23页 |
二、祖国医学对DVT的认识 | 第23-24页 |
(一)中医古代文献的认识 | 第23-24页 |
(二)现代中医关于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24页 |
三、DVT临床治疗的研究 | 第24-26页 |
(一)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 | 第24-25页 |
(二)现代医学药物疗法的研究 | 第25-26页 |
四、治疗原则及组方药物选择 | 第26-27页 |
(一)四通胶囊的药物组成 | 第26页 |
(二)四通胶囊组成药物分析 | 第26-27页 |
(三)方解 | 第27页 |
五、四通胶囊对总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肢体周径差的影响 | 第27-28页 |
六、四通胶囊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静脉再通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36-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