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7页 |
1.3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1.3.1 问题提出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历史回顾与辨析 | 第22-29页 |
2.1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22-25页 |
2.1.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22-23页 |
2.1.2 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2.1.3 职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2.2 建立职业年金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 第25-28页 |
2.2.1 建立职业年金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2.2 建立和发展职业年金的意义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职业年金推行中的现实障碍 | 第29-43页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描述 | 第29-31页 |
3.1.1 研究对象选取 | 第29-31页 |
3.1.2 研究对象分布 | 第31页 |
3.2 机关事业单位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的现实障碍 | 第31-40页 |
3.2.1 微观层面——来自职工的障碍 | 第32-34页 |
3.2.2 中观层面——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障碍 | 第34-37页 |
3.2.3 宏观层面——来自国家和社会的障碍 | 第37-40页 |
3.3 职业年金推行障碍的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3.3.1 职业年金法律规制不完善 | 第40页 |
3.3.2 职业年金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3.3.3 职业年金财政支持力度不明确 | 第41页 |
3.3.4 职业年金相关配套措施不协同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职业年金推行的经验 | 第43-55页 |
4.1 典型国家职业年金的推行经验 | 第43-48页 |
4.1.1 美国公职人员TSP计划的推行经验 | 第43-45页 |
4.1.2 新加坡公职人员公积金制度的推行经验 | 第45-46页 |
4.1.3 日本公职人员共济年金制度的推行经验 | 第46-47页 |
4.1.4 典型国家推行经验的总结 | 第47-48页 |
4.2 典型地区职业年金的推行经验 | 第48-50页 |
4.2.1 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退抚基金的推行经验 | 第48-49页 |
4.2.2 香港地区公职人员强积金制度的推行经验 | 第49-50页 |
4.2.3 典型地区推行经验的总结 | 第50页 |
4.3 典型国家和地区推行经验的适用性分析及经验总结 | 第50-54页 |
4.3.1 典型国家和地区推行经验的适用性分析 | 第51-52页 |
4.3.2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推行经验总结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推进职业年金发展的路径分析 | 第55-64页 |
5.1 坚持“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和推行原则 | 第55-56页 |
5.2 完善职业年金法律规制 | 第56-57页 |
5.2.1 完善职业年金法律法规 | 第56页 |
5.2.2 设计一体化框架下的多元化制度体系 | 第56-57页 |
5.3 强化职业年金管理监督机制 | 第57-59页 |
5.3.1 加强职业年金基金管理 | 第57-58页 |
5.3.2 完善职业年金推行的监管机制 | 第58-59页 |
5.4 增强职业年金财政支持力度 | 第59-61页 |
5.4.1 完善职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 第59-60页 |
5.4.2 明确对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的财政扶持政策 | 第60-61页 |
5.5 重视职业年金配套措施协同发展 | 第61-62页 |
5.5.1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 第61页 |
5.5.2 提升配套制度改革速度 | 第61-62页 |
5.5.3 强化职业年金宣传力度 | 第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