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环境污染控制 | 第9-11页 |
1.1.1 国内环境污染现状 | 第9页 |
1.1.2 水环境污染 | 第9-11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第11-16页 |
1.2.1 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1.2.2 光催化活化分子氧 | 第12-13页 |
1.2.3 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1.3 铋系光催化剂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选题思想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BiOCl氧空位诱导表面羟基化脱氯反应可见光降解五氯酚钠研究 | 第19-35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2.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第20-21页 |
2.2.2 样品的合成 | 第21页 |
2.2.3 光催化实验 | 第21-22页 |
2.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4页 |
2.3.1 BOC-OVs光催化降解五氯酚钠中间产物 | 第22-27页 |
2.3.2 控制氧空位浓度调节羟基化中间产物的分布 | 第27-30页 |
2.3.3 氧空位活化氯酚协同表面·OH完成羟基化反应机理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BiOCl纳米圆片的制备及其表面络合物诱导降解五氯酚钠研究 | 第35-50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2.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第36-37页 |
3.2.2 样品的合成 | 第37页 |
3.2.3 光催化实验 | 第37-38页 |
3.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3.3.1 物相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3.3.3 生长机制 | 第40-42页 |
3.3.4 比表面积 | 第42页 |
3.3.5 光学性质 | 第42-43页 |
3.3.6 光催化降解五氯酚钠性能及捕获实验 | 第43-44页 |
3.3.7 氯氧铋纳米圆片催化降解五氯酚钠可见光响应机制 | 第44-46页 |
3.3.8 氯氧铋材料表面络合物引发电荷转移过程的普遍性 | 第46-48页 |
3.3.9 循环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