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主体异质性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的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第16页
    1.4 研究内容、工具和方法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分析框架第17页
        1.4.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4 可能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主体异质性与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分析第19-38页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互动关系第19-23页
        2.1.1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第20-21页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第21-22页
        2.1.3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第22-23页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异质性分析第23-30页
        2.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利益主体第23-25页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利益主体异质性分析第25-30页
    2.3 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第30-33页
        2.3.1 农业产业化剩余利润第30-31页
        2.3.2 利益分配机制第31-32页
        2.3.3 现阶段主要利益分配形式第32-33页
    2.4 主体异质性与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第33-38页
        2.4.1 组织化环节:利益分配控制权归属问题第34-35页
        2.4.2 生产环节利益分配第35-36页
        2.4.3 加工环节利益分配第36页
        2.4.4 运输与销售环节利益分配第36-38页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证分析第38-45页
    3.1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分配机制案例分析第38-40页
        3.1.1 “大唐公司+香蕉基地+农户”第38-39页
        3.1.2 大唐公司与农户利益分配第39-40页
    3.2 “农民合作社+农户”利益分配机制案例分析第40-42页
        3.2.1 龙州县并户联营合作社介绍第40-41页
        3.2.2 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分配机制第41-42页
    3.3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分配机制案例分析第42-45页
        3.3.1 “矩樸农业公司+檏矩合作社+农户”第42-43页
        3.3.2 矩樸农业公司、樸矩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分配机制第43-45页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5-50页
    4.1 异质性主体经营地位悬殊,农户主体地位难保障第45-46页
        4.1.1 异质性引致各主体经营地位悬殊第45-46页
        4.1.2 农户参与积极性弱,难以获得产业化增值收益第46页
    4.2 利益分配契约关系的不完全性第46-48页
        4.2.1 主体不完全:利益分配控制权的单一归属第47页
        4.2.2 内容不完全:主观疏忽与客观制约第47-48页
    4.3 利益分配机制的政府行为问题第48-50页
        4.3.1 政府政策黏合与政策偏向第48-49页
        4.3.2 利益分配机制缺乏规范化制度第49-50页
第五章 农业产业农化利益分配机制的治理与完善路径第50-55页
    5.1 异质性主体行为转变第50-52页
        5.1.1 龙头企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第50-51页
        5.1.2 合作社明确利益代表,完善产业化服务第51页
        5.1.3 农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第51-52页
    5.2 合力完善产业化利益契约关系第52-53页
        5.2.1 选择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第52-53页
        5.2.2 选择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第53页
    5.3 政府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维护农户的合理利益第53-55页
        5.3.1 完善政策导向,保障农户平等受益权第53-54页
        5.3.2 加快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化制度建设第54页
        5.3.3 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票存量发行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行管理研究--以南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