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生殖生理论文

白肋翻唇兰生殖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1.1 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0-16页
        1.1.1 开花物候研究进展第11页
        1.1.2 植物传粉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1.3 繁育系统研究第12-13页
        1.1.4 大小孢子与雌雄配子的发生与发育第13-14页
        1.1.5 兰科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 无融合生殖第16-21页
        1.2.1 无融合生殖的类型第16-18页
        1.2.2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鉴定方法第18-19页
        1.2.3 无融合生殖的应用及其进化意义第19-20页
        1.2.4 兰科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2.1 研究地概况及伴生植物的调查第23页
        2.2.2 开花物候观察及花的形态学特征第23页
        2.2.3 花序开花方式的观察第23页
        2.2.4 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检测第23-24页
        2.2.5 访花昆虫及其行为观察第24页
        2.2.6 花挥发性成分分析第24页
        2.2.7 繁育系统实验第24页
        2.2.8 大孢子、雌配子体发生及胚的发育第24-25页
        2.2.9 野生居群和种子无菌萌发的圆球茎染色体数目的统计第25页
        2.2.10 种子活力检测及无菌萌发实验第25-2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7-38页
    3.1 研究地概况及伴生植物第27-29页
    3.2 开花物候及花的形态学特征第29-31页
    3.3 花序的开花方式第31页
    3.4 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检测第31-32页
    3.5 花的挥发性成分第32-34页
    3.6 访花昆虫及其行为第34页
    3.7 繁育系统第34页
    3.8 大孢子、雌配子体发生及胚的发育第34-35页
    3.9 染色体数目分析第35页
    3.10 种子活力检测及无菌萌发实验第35-38页
第四章 讨论第38-42页
    4.1 花序的开花方式第38页
    4.2 繁育系统第38页
    4.3 白肋翻唇兰无融合生殖的研究第38-40页
        4.3.1 花部特征对无融合生殖机制的影响第39-40页
        4.3.2 外部环境对无融合生殖机制的影响第40页
    4.4 种子活力与无菌萌发第40-4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5.1 结论第42-43页
    5.2 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图版I第52-53页
图版II第53-54页
图版III第54-55页
图版IV第55-56页
图版V第56-57页
图版VI第57-58页
图版I注释第58页
图版II注释第58页
图版III注释第58-59页
图版IV注释第59页
图版V注释第59-60页
图版VI注释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动静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抗破坏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风险损失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