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解释、案例论文

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判断机理--以李某某纵火案为分析视角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一、案件基本情况第12-14页
    (一)案由第12页
    (二)案情介绍第12页
    (三)分歧意见第12-13页
    (四)争议焦点第13-14页
二、法理分析第14-42页
    (一)刑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厘清第14-18页
        1.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第14-15页
        2. 刑法因果关系与主观罪过第15-17页
        3. 刑事责任有赖主客观共同决定第17-18页
    (二)介入因素的甄别第18-20页
    (三)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独特表征第20-21页
        1. 介入因素的独立生成性第20页
        2.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间接关联性第20页
        3. 事实因果关系链的多元化第20-21页
        4. 刑法因果关系阻断之盖然性第21页
    (四)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判断机理第21-31页
        1. 学说评析基础上寻得的两分逻辑——判断的基础与方向第21-26页
        2. “中断”理论——两分逻辑指引下择选法律因果关系的佐论第26-29页
        3. 多元考量标准——中断理论下辨识刑法因果关系的具体依据第29-31页
    (五)类型化介入因素下的具体剖析第31-42页
        1. 既存类介入因素第32-33页
        2. 非既存类介入因素第33-39页
        3. 法秩序行为第39-42页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第42-45页
    (一)案件分析第42-45页
        1. 李某某的放火行为与最终的危害结果间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不以主观为据第42-43页
        2. 公司在紧邻包装仓库的其他货仓存放酒精等危险物品的行为属于介入因素范畴第43页
        3. 李某某的放火行为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不因介入的三个因素而中断第43-45页
    (二)结论第45页
四、本案的研究启示第45-48页
    (一)自我警醒,警钟长鸣第45页
    (二)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仍将继续第45-46页
    (三)博采众长,提升自我第46页
    (四)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几点第46页
    (五)完善立法,逐步统一判断标准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欣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特色与临床观察研究
下一篇:新型PI3K小分子抑制剂抗胰腺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