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的理论价值 | 第11页 |
1.1.3 论文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述评 | 第12-14页 |
1.2.1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2.2 关于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2.3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理论框架 | 第14-18页 |
1.3.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相关界定 | 第19-27页 |
2.1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涵义 | 第19-20页 |
2.1.1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2.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发展状况 | 第20-24页 |
2.2.1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2.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发展的环境变化 | 第22页 |
2.2.3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发展的显著进步 | 第22-23页 |
2.2.4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23-24页 |
2.3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时代特征 | 第24-25页 |
2.3.1 以民众本位、服务社会为价值导向 | 第24页 |
2.3.2 以政民互动、共同治理为发展基础 | 第24页 |
2.3.3 以强化责任、有效回应为鲜明特征 | 第24-25页 |
2.3.4 以依法治理、民主公平为基本要求 | 第25页 |
2.4 构建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积极意义 | 第25-27页 |
2.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第25页 |
2.4.2 打造服务型责任政府的必然选择 | 第25页 |
2.4.3 推动科学、民主决策的客观需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T市“小升初”政策回应的案例分析 | 第27-43页 |
3.1 T市“小升初”政策制定过程分析 | 第27-30页 |
3.1.1 T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3.1.2 T市“小升初”新政内容 | 第29-30页 |
3.2 调研情况及数据分析 | 第30-38页 |
3.2.1 问卷调研设计与实施 | 第30-32页 |
3.2.2 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2-38页 |
3.3 T市“小升初”政策回应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3.3.1 回应观念与主动性不强 | 第38页 |
3.3.2 回应沟通反馈机制不畅 | 第38-39页 |
3.3.3 回应信息公开透明有限 | 第39页 |
3.3.4 回应效率与有效性不高 | 第39-40页 |
3.3.5 回应监督评估机制失衡 | 第40页 |
3.3.6 回应责任追究机制失效 | 第40-41页 |
3.4 T市“小升初”政策回应缺失的消极影响 | 第41-43页 |
3.4.1 存在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 | 第41页 |
3.4.2 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 第41页 |
3.4.3 影响民众对地方政府的评价 | 第41-42页 |
3.4.4 削弱政府的权威及其公信力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流程再造及优化路径 | 第43-54页 |
4.1 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前期准备工作 | 第44-48页 |
4.1.1 注重公共决策回应能动性建设 | 第44-45页 |
4.1.2 增强公共决策回应制度化建设 | 第45-46页 |
4.1.3 强化公共决策回应渠道化建设 | 第46-47页 |
4.1.4 重视公共决策回应效能化建设 | 第47-48页 |
4.2 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中期程序设计 | 第48-51页 |
4.2.1 严格决策公示程序 | 第48-49页 |
4.2.2 强化意见收集程序 | 第49-50页 |
4.2.3 畅通对话沟通程序 | 第50页 |
4.2.4 注重回馈答复程序 | 第50-51页 |
4.3 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后期监控机制 | 第51-54页 |
4.3.1 完善公共决策回应监督反馈机制 | 第51-52页 |
4.3.2 强化公共决策回应绩效评估机制 | 第52-53页 |
4.3.3 落实公共决策回应责任追究机制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