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比较法在新创家园征收项目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房地产评估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房地产评估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6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1 房地产和房地产业 | 第17页 |
2.1.2 房地产评估 | 第17页 |
2.2 房地产评估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2.1 劳动价值论 | 第17-18页 |
2.2.2 成本价值论 | 第18-19页 |
2.2.3 剩余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 | 第19页 |
2.2.4 其他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2.3 房地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比较 | 第20-24页 |
2.3.1 成本法 | 第20页 |
2.3.2 收益法 | 第20-21页 |
2.3.3 市场比较法 | 第21-22页 |
2.3.4 三类方法优缺点比较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创家园房地产征收项目的基本情况 | 第24-31页 |
3.1 评估项目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1.1 新创家园总体情况 | 第24页 |
3.1.2 区位状况描述和分析 | 第24-25页 |
3.2 SN县经济市场运行概况 | 第25-26页 |
3.2.1 经济收入情况 | 第25-26页 |
3.2.2 工业发展状况 | 第26页 |
3.2.3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 第26页 |
3.2.4 土地与房地产发展状况 | 第26页 |
3.3 SN县房地产行业分析 | 第26-28页 |
3.3.1 老城区房产开发规划欠佳 | 第27页 |
3.3.2 本土开发企业实力弱 | 第27页 |
3.3.3 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 第27页 |
3.3.4 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 | 第27-28页 |
3.4 评估前提准备 | 第28-31页 |
3.4.1 评估目的 | 第28页 |
3.4.2 评估假设条件 | 第28-29页 |
3.4.3 评估原则 | 第29页 |
3.4.4 评估技术的采用 | 第29-31页 |
第4章 新创家园房地产项目的评估分析 | 第31-40页 |
4.1 选择资产评估方法 | 第31页 |
4.2 评估测算的基本分析 | 第31-36页 |
4.2.1 可比实例的初步选择 | 第31页 |
4.2.2 可比实例及影响因素说明 | 第31-33页 |
4.2.3 编制比较因素条件指数表 | 第33-35页 |
4.2.4 被评估对象(标准房)基准价格的确定 | 第35-36页 |
4.3 测算非标准房地产成交单价 | 第36-37页 |
4.3.1 层次修正系数 | 第36-37页 |
4.3.2 位置朝向修正系数 | 第37页 |
4.3.3 新旧程度修正系数 | 第37页 |
4.3.4 结构修正系数 | 第37页 |
4.3.5 层高修正 | 第37页 |
4.4 测算被评估对象居住用房价值 | 第37-39页 |
4.4.1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调整 | 第37-38页 |
4.4.2 确定被评估对象的修正价格 | 第38-39页 |
4.5 评估结论 | 第39-40页 |
第5章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40-44页 |
5.1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5.1.1 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合理性 | 第40页 |
5.1.2 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具有主观性 | 第40-41页 |
5.1.3 运用数学模型人工修正结果可操作性低 | 第41页 |
5.1.4 行政许可法落实不严 | 第41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41-44页 |
5.2.1 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 | 第41-42页 |
5.2.2 “互联网+资产评估” | 第42页 |
5.2.3 政府应引导资产评估市场良性发展 | 第42-43页 |
5.2.4 依靠信息化手段提高评估质量和效率 | 第43页 |
5.2.5 加强房地产评估人员素质建设 | 第43页 |
5.2.6 资产评估行业加强内控管理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