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民间工艺美术论文

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

内容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4页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9-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22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2-23页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的资源赋存和发展诉求第24-44页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资源赋存第24-26页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分类第26-28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的特质第28-31页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第31-34页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第34-38页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利用第38-40页
    第七节 传统手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二章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理论依据第44-58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第44-47页
    第二节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第47-51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命题第51-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探索实践及经验借鉴第58-81页
    第一节 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第58-64页
    第二节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下的其他探索第64-67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经验借鉴第67-70页
    第四节 中国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探索实践第70-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态第81-98页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式第81-89页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产供销体系第89-92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注意的问题第92-97页
    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现实意义第98-118页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介入乡村建设第98-104页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介入民生经济第104-110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介入文化生态第110-117页
    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场域分析第118-150页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元场域——国家第118-124页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政府场域分析第124-128页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教育场域分析第128-144页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民众场域分析第144-149页
    小结第149-150页
第七章 案例分析——陕西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第150-170页
    第一节 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人文基础第150-152页
    第二节 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历程第152-158页
    第三节 蒲城麦草工艺的组织形态第158-162页
    第四节 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积极意义第162-164页
    第五节 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164-165页
    第六节 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165-169页
    小结第169-170页
结语:再生产——传统手工艺的转化生机第170-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2页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赵望云绘画艺术研究
下一篇:炉钧研究--技艺的再生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