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MPPT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8页 |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 第18-24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8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8-20页 |
2.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20-22页 |
2.4 光伏发电系统的具体应用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与输出特性 | 第24-38页 |
3.1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分析 | 第24-25页 |
3.2 光伏电池的分类 | 第25-26页 |
3.3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26-33页 |
3.3.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 第27-29页 |
3.3.2 参数的求取方法 | 第29-31页 |
3.3.3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31-33页 |
3.4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分析 | 第33-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 | 第38-62页 |
4.1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原理 | 第38-39页 |
4.2 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 第39-51页 |
4.2.1 开路电压比例系数法(OCV) | 第39-40页 |
4.2.2 恒定电压法(CVT) | 第40-42页 |
4.2.3 扰动观察法(P&O) | 第42-44页 |
4.2.4 电导增量法(INC) | 第44-46页 |
4.2.5 负载电流/电压最大法 | 第46-48页 |
4.2.6 人工智能MPPT控制方法 | 第48-51页 |
4.3 对传统MPPT控制方法的改进 | 第51-54页 |
4.3.1 恒定电压法与扰动观察法的结合 | 第51-53页 |
4.3.2 恒定电压法与电导增量法的结合 | 第53-54页 |
4.4 DC/DC变换器 | 第54-59页 |
4.4.1 降压式变换器(Buck变换器) | 第55-56页 |
4.4.2 升压式变换器(Boost变换器) | 第56-58页 |
4.4.3 升降压式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 | 第58页 |
4.4.4 库克式变换器(Cuk变换器) | 第58-59页 |
4.5 几种DC/DC变换器的比较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系统仿真分析 | 第62-74页 |
5.1 Boost变换器仿真 | 第62-64页 |
5.1.1 Boost电路参数的选择 | 第62-63页 |
5.1.2 Boost电路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5.2 MPPT算法的仿真 | 第64-72页 |
5.2.1 恒定电压法仿真分析 | 第65-66页 |
5.2.2 扰动观察法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5.2.3 电导增量法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5.2.4 改进的MPPT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