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论文

基于GO法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现状第15-16页
        1.2.1 配电网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6页
    1.3 国内外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概述第16-19页
        1.3.1 解析法第17-18页
        1.3.2 模拟法第18页
        1.3.3 人工智能算法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2 几种可靠性算法比较及GO法基本理论第22-38页
    2.1 几种可靠性算法的比较第22-26页
        2.1.1 马尔可夫状态空间法(Markov Analysis)第22-24页
        2.1.2 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第24页
        2.1.3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第24-25页
        2.1.4 GO分析法(GO Methodology)第25-26页
    2.2 GO法概述第26页
    2.3 GO法基本原理第26-30页
        2.3.1 操作符第27-28页
        2.3.2 信号流第28页
        2.3.3 GO图第28-29页
        2.3.4 GO运算第29-30页
    2.4 GO法在简单算例中的分析第30-36页
        2.4.1 GO法分析步骤第30-31页
        2.4.2 共有信号的状态概率算法第31-32页
        2.4.3 GO法实例分析第32-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3 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指标选择第38-46页
    3.1 概述第38页
    3.2 配电系统基本结构及运算特点第38-39页
    3.3 继电保护可靠性指标建立分析第39-42页
        3.3.1 可靠性指标建立的原则第39-40页
        3.3.2 继电保护可靠性指标参数第40-42页
    3.4 继电保护可靠性状态转换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基于GO法的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建模研究第46-60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及保护配置第46-48页
        4.2.1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第46-47页
        4.2.2 继电保护装置保护配置第47-48页
    4.3 淮南金家岭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分析第48-49页
    4.4 基于GO法的模型建立及算例分析第49-58页
        4.4.1 金家岭110kV变电站纵差保护原理第49-50页
        4.4.2 双端纵差保护GO模型建立及GO运算第50-53页
        4.4.3 金家岭110kV变电站系统评价第53-58页
    4.5 提高系统可靠性举措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管理系统第60-72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评估导则第60-63页
        5.2.1 评估原则第60页
        5.2.2 评价内容及状态量第60-61页
        5.2.3 评价结果第61-63页
    5.3 可靠性评估软件管理内容与要求第63-65页
    5.4 可靠性评估软件简介第65-70页
        5.4.1 主界面第65-66页
        5.4.2 变电站评估界面第66-68页
        5.4.3 变电站设备评估界面第68-69页
        5.4.4 历史及更新数据界面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相关结论第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源检测器的城市快速路区间车速融合算法研究
下一篇: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