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野葛块根的异常结构及其与异黄酮类成分分布积累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英文缩略词第12-13页
前言第13-16页
第一章 野葛根中异常结构的解剖学研究第16-25页
    1 材料第16页
    2 方法第16-17页
        2.1 野葛根系的观察第16页
        2.2 野葛根的次生结构特征观察第16页
        2.3 野葛根中异常结构的解剖第16-17页
    3 结果第17-22页
        3.1 野葛的根系组成第17页
        3.2 野葛块根的结构解剖第17-22页
        3.3 野葛输导根的结构解剖第22页
    4 分析与讨论第22-25页
        4.1 野葛的根系与其生态适应性第22-23页
        4.2 野葛块根与异常结构发育的关系第23页
        4.3 野葛根中异常维管束的活动导致其块根的膨大第23-24页
        4.4 合理采收药用部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第24-25页
第二章 野葛块根不同组织部位中异黄酮类成分分布积累关系研究第25-45页
    第一节 野葛块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第25-27页
        1 仪器与试药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3 结果第26页
        4 分析与讨论第26-27页
    第二节 野葛块根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7-37页
        1 仪器与试剂第27-28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8-33页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2.2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第28-29页
            2.3 样品提取溶剂的考察第29-30页
            2.4 样品提取时间的考察第30-31页
            2.5 料液比的考察第31-32页
            2.6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32-33页
        3 方法学考察第33-37页
            3.1 线性关系的考察第33-36页
            3.2 精密度试验第36页
            3.3 重复性试验第36-37页
            3.4 稳定性试验第37页
            3.5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37页
        4 分析与讨论第37页
    第三节 野葛块根不同组织部位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分布积累关系研究第37-45页
        1 仪器与试药第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2.1 不同直径的样品第38页
            2.2 不同组织部位的样品第38-39页
            2.3 方法第39页
        3 结果第39-43页
            3.1 野葛块根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0页
            3.2 野葛块根不同组织部位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0-42页
            3.3 不同直径野葛块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2-43页
        4 分析与讨论第43-45页
            4.1 不同组织部位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分布积累关系第43页
            4.2 不同直径野葛块根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第43-45页
第三章 野葛块根直径与异黄酮类成分积累关系研究第45-53页
    1 仪器与试药第45-4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6-50页
        2.1 材料第46页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6页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6页
        2.4 色谱条件第46页
        2.5 方法学考察第46-50页
    3 结果第50-52页
        3.1 不同直径野葛块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第50-51页
        3.2 相同直径块根和输导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第51-52页
    4 分析与讨论第52-53页
第四章 野葛块根纵切片与异黄酮类成分分布积累关系研究第53-57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2.1 材料第53-54页
        2.2 方法第54页
    3 结果第54-55页
        3.1 块根纵切片与异黄酮类成分的积累第54页
        3.2 输导根纵切片与异黄酮类成分的积累第54-55页
    4 分析与讨论第55-57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1 全文总结第57-58页
    2 展望第58-59页
本文创新点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综述 葛根药材性状、显微及有效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第67-76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个人介绍第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艺术创意在历史遗存建筑改造中的运用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下一篇:海口自然景区的导视设计研究--以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