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青年”及“青年电影”的概念探析 | 第9-13页 |
二. 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三.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中国90年代青年电影的历史语境 | 第18-27页 |
第一节 90年代青年电影的社会背景 | 第18-20页 |
第二节 90年代青年电影导演代表人物及作品 | 第20-22页 |
第三节 90年代影响中国青年电影的主要因素 | 第22-27页 |
一、跨文化交流和“新启蒙”精神的衰退 | 第22-23页 |
二、“后现代”和娱乐消费文化兴起 | 第23-25页 |
三、资金短缺和体制制约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中国90年代青年电影的叙事主题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成长体验:在执着的个人表达中呈现群体化特征 | 第27-30页 |
第二节 青春激情:在梦想与现实的断裂中迸发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自我关怀:寻找精神之父的彷徨与焦虑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90年代青年电影的艺术特征 | 第34-53页 |
第一节 个人化的主观表达 | 第34-40页 |
一、自传式的情感倾诉 | 第35-36页 |
二、边缘人生的无奈表达 | 第36-37页 |
三、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不完整的情节 | 第37-40页 |
第二节 纪实性的美学呈现 | 第40-47页 |
一、长镜头的运用 | 第41-43页 |
二、真实的音响和空间画面的造型 | 第43-46页 |
三、非职业演员和方言的使用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后现代的风格表征 | 第47-53页 |
一、解构权威和崇尚感性 | 第48-50页 |
二、多元叙事和主体消解 | 第50-53页 |
第四章 90年代青年电影的局限与突围 | 第53-62页 |
第一节 成长中的自省:90年代青年电影自身局限性 | 第53-58页 |
一、过度的自我迷恋而忽略观众的情感需要 | 第54-56页 |
二、消费文化中来自电影市场的排斥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困境中的突围:90年代青年电影的多向性发展 | 第58-62页 |
一、打破个人取向,走向兼容并包 | 第59-60页 |
二、保持自我风格,吸收更多元素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