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5页 |
§1.1 游离DNA的分析检测 | 第15-22页 |
1.1.1 血浆中游离DNA的来源和性质 | 第16页 |
1.1.2 游离DNA的取材 | 第16页 |
1.1.3 游离D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1.1.4 血浆中游离DNA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1.4.1 血浆中游离DNA的定量检测 | 第17-18页 |
1.1.4.2 血浆中游离DNA完整性分析 | 第18页 |
1.1.4.3 血浆中游离DNA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分析 | 第18页 |
1.1.4.4 血浆中游离DNA微卫星分析 | 第18-19页 |
1.1.4.5 血浆中游离DNA甲基化异常分析 | 第19页 |
1.1.5 血浆中游离DNA检测的基因位点 | 第19-22页 |
1.1.5.1 P16~(INK4A) | 第19页 |
1.1.5.2 RASSF1A | 第19-20页 |
1.1.5.3 UHRF1 | 第20-22页 |
1.1.5.3.1 UHRF1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1.1.5.3.2 UHR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 第20-22页 |
§1.2 DNA甲基化分析 | 第22-30页 |
1.2.1 DNA甲基化的概述 | 第22页 |
1.2.2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22-23页 |
1.2.3 DNA甲基化的常用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1.2.3.1 高效液相色谱柱(HPLC)及相关方法 | 第23-24页 |
1.2.3.2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MS-RE)法 | 第24页 |
1.2.3.3 直接测序法 | 第24-25页 |
1.2.3.4 甲基化特异性的PCR(MS-PCR) | 第25页 |
1.2.3.5 荧光法(Methylight) | 第25-26页 |
1.2.3.6 微阵列法 | 第26-27页 |
1.2.3.7 甲基化新位点定位技术 | 第27页 |
1.2.4 纳米技术在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1.2.4.1 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27-28页 |
1.2.4.2 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CP)生物传感器 | 第28-29页 |
1.2.4.3 金纳米粒子 | 第29-30页 |
§1.3 miRNA的检测技术 | 第30-39页 |
1.3.1 miRNA概述 | 第30-31页 |
1.3.2 miRNA与肿瘤 | 第31页 |
1.3.3 miRNA的传统检测技术 | 第31-34页 |
1.3.3.1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31-32页 |
1.3.3.2 基于PCR反应的检测技术 | 第32-33页 |
1.3.3.3 基因芯片技术 | 第33页 |
1.3.3.4 新一代大规模测序技术 | 第33-34页 |
1.3.4 新型miRNA检测技术 | 第34-37页 |
1.3.4.1 化学生物发光技术 | 第34-35页 |
1.3.4.2 电化学技术 | 第35-36页 |
1.3.4.3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 第36页 |
1.3.4.4 滚环扩增(RCA)技术 | 第36-37页 |
1.3.5 细胞内的miRNA检测 | 第37-39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第二章 乳腺癌患者血浆游离DNA中UHRF1基因的临床意义研究 | 第45-63页 |
§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53页 |
2.2.1 试剂 | 第46-47页 |
2.2.1.1 核酸提取和PCR反应试剂 | 第46页 |
2.2.1.2 蛋白印记试验相关试剂 | 第46页 |
2.2.1.3 DNA引物及探针 | 第46-47页 |
2.2.1.4 主要缓冲液 | 第47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2.2.3 标本来源 | 第47页 |
2.2.4 标本采集 | 第47页 |
2.2.5 方法 | 第47-53页 |
2.2.5.1 细胞培养 | 第47-49页 |
2.2.5.2 蛋白印记法分析UHRF1在组织中的表达 | 第49-51页 |
2.2.5.2.1 蛋白质提取 | 第49-50页 |
2.2.5.2.2 蛋白印记分析 | 第50-51页 |
2.2.5.3 组织标本RNA提取和cDNA转录 | 第51-52页 |
2.2.5.4 血浆标本游离DNA提取 | 第52页 |
2.2.5.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52-53页 |
2.2.5.6 数据分析 | 第5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2.3.1 UHRF1的蛋白印记分析 | 第54页 |
2.3.2 血浆总游离DNA的定量分析 | 第54-55页 |
2.3.3 UHRF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血浆游离DNA中的定量检测 | 第55-56页 |
2.3.4 血浆中UHRF1基因的含量与临床病征的关系 | 第56-58页 |
§2.4 讨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三章 超支链滚环扩增比色检测新方法及其在p16/CDKN2启动子甲基化分析的应用 | 第63-75页 |
§3.1 引言 | 第63-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3.2.1 材料和试剂 | 第65页 |
3.2.2 仪器 | 第65页 |
3.2.3 标本来源和采集 | 第65-66页 |
3.2.4 DNA模板的环化 | 第66页 |
3.2.5 血浆标本游离DNA提取 | 第66页 |
3.2.6 甲基化DNA的检测 | 第66页 |
3.2.7 数据分析 | 第66-67页 |
§3.3 结果 | 第67-72页 |
3.3.1 游离DNA的定量 | 第67页 |
3.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67页 |
3.3.3 HRCA信号增强 | 第67-68页 |
3.3.4 甲基化DNA的检测 | 第68-70页 |
3.3.5 血浆循环DNA中p16/CDKN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分析 | 第70页 |
3.3.6 血浆中p16/CDKN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临床病征的关系 | 第70-72页 |
§3.4 讨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壳聚糖/多聚谷氨酸复合物转运量子点标记探针实现细胞内miroRNA前体的原位检测 | 第75-88页 |
§4.1 引言 | 第75-7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7-81页 |
4.2.1 材料和试剂 | 第77页 |
4.2.2 量子点-RNA-金纳米粒子探针的合成 | 第77页 |
4.2.3 探针与壳聚糖聚谷氨酸载体的组装及表征 | 第77-78页 |
4.2.4 细胞培养 | 第78-79页 |
4.2.5 体外验证试验 | 第79页 |
4.2.6 细胞株RNA提取 | 第79-80页 |
4.2.7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80页 |
4.2.8 细胞毒性试验 | 第80页 |
4.2.9 细胞转染试验 | 第80页 |
4.2.10 细胞凋亡试验 | 第80-8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1-85页 |
4.3.1 CS/γ-PGA探针复合物表征 | 第81页 |
4.3.2 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中micRNA的表达 | 第81-82页 |
4.3.3 体外检测验证CS/γ-PGA探针复合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第82-83页 |
4.3.4 细胞转染和识别MicroRNA | 第83-84页 |
4.3.5 CS/γ-PGA的细胞毒性 | 第84-85页 |
§4.4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附录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