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渗透压对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嗜线虫致病杆菌研究进展第13-23页
        1.1.1 嗜线虫致病杆菌简述第13页
        1.1.2 嗜线虫致病杆菌的形态变异第13页
        1.1.3 嗜线虫致病杆菌的生活史第13-14页
        1.1.4 共生菌对环境变化的应答第14-15页
        1.1.5 共生菌、线虫及昆虫相互作用的调控第15-17页
        1.1.6 嗜线虫致病杆菌的抑菌活性物质及其代谢调控第17-23页
    1.2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代谢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第23-26页
        1.2.1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第23-24页
        1.2.2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理影响第24-26页
        1.2.3 利用相容性溶质强化微生物细胞生长与产物积累第26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26-29页
第二章 NaCl胁迫对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第29-44页
    2.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2.1.1 供试菌株与培养基第29-30页
        2.1.2 供试植物第30页
        2.1.3 主要实验化学试剂第30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30页
    2.2 试验方法第30-33页
        2.2.1 发酵液上清液及甲醇提取物制备第30-31页
        2.2.2 发酵过程参数检测第31页
        2.2.3 不同NaCl胁迫条件下YL00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第31-32页
        2.2.4 不同NaCl胁迫条件下YL001代谢差异第32-33页
        2.2.5 数据处理第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43页
        2.3.1 NaCl对YL001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3-36页
        2.3.2 NaCl对YL001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6-41页
        2.3.3 不同NaCl胁迫条件下YL001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含量差异分析第41-43页
    2.4 小结第43页
    2.5 讨论第43-44页
第三章 相容性溶质对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第44-52页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44页
        3.1.1 共生菌株及培养基第44页
        3.1.2 主要试剂第44页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4页
    3.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3.2.1 发酵液上清液及甲醇提取物制备第44-45页
        3.2.2 发酵过程参数检测第45页
        3.2.3 YL00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第45页
        3.2.4 YL001代谢差异第45页
    3.3 数据处理第45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3.4.1 相容性溶质对YL001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3.4.2 L-脯氨酸对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3.4.3 L-脯氨酸对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糖代谢的影响第47-48页
        3.4.4 L-脯氨酸对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产Nematophin的影响第48-49页
        3.4.5 L-脯氨酸对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产XCN1的影响第49-50页
    3.5 小结第50-51页
    3.6 讨论第51-52页
第四章 不同渗透压条件下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的发酵动力学第52-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4.1.1 材料第52页
        4.1.2 方法第52-53页
    4.2 结果分析第53-61页
        4.2.1 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菌株的细胞生长动力学第53-54页
        4.2.2 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菌株抑菌活性产物Nematophin形成动力学第54-56页
        4.2.3 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菌株的营养物质消耗动力学第56-57页
        4.2.4 不同渗透压条件下YL001菌株的发酵培养特性第57-59页
        4.2.5 不同渗透压对YL001菌株发酵过程的影响第59-61页
    4.3 小结第61页
    4.4 讨论第61-62页
第五章 总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链可变区抗体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酶联免疫分析研究
下一篇:地鳖虫提取物对运动大鼠骨骼肌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