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6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4.1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总述 | 第17-19页 |
1.4.2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4.3 简短述评 | 第20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合作社 | 第22页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3页 |
2.2.2 合作社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经济效率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6-35页 |
3.1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分析 | 第26-30页 |
3.1.1 整体经济发展概况 | 第26-28页 |
3.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 | 第28-30页 |
3.2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分析 | 第30-35页 |
3.2.1 总体发展概述 | 第30页 |
3.2.2 主要服务内容与主导产业 | 第30-32页 |
3.2.3 制约因素 | 第32-33页 |
3.2.4 主要组织形式 | 第33-35页 |
第4章 DEA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第35-40页 |
4.1 DEA模型构建 | 第35-38页 |
4.1.1 DEA模型效率分析说明 | 第35-36页 |
4.1.2 DEA基本模型介绍 | 第36-38页 |
4.2 指标的选取 | 第38-40页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8页 |
4.2.2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38-40页 |
第5章 基于DEA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 第40-50页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第40页 |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0-44页 |
5.2.1 地区分布说明 | 第40-41页 |
5.2.2 成员人数 | 第41页 |
5.2.3 出资总额 | 第41-42页 |
5.2.4 主营业务成本 | 第42页 |
5.2.5 主营业务收入 | 第42-43页 |
5.2.6 社员人均收入 | 第43-44页 |
5.3 基于DEA结果的合作社经营效率分析 | 第44-50页 |
5.3.1 合作社综合效率分析 | 第44-46页 |
5.3.2 合作社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46-48页 |
5.3.3 合作社规模效率分析 | 第48-50页 |
第6章 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 第50-54页 |
6.1 不同地区合作社效率对比 | 第50-51页 |
6.2 不同产业类型合作社效率对比 | 第51-52页 |
6.3 不同规模合作社效率对比 | 第52-53页 |
6.4 有无政府扶持合作社效率对比 | 第53-54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7.2 对策与建议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