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5页 |
(三)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五)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一) 研究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0页 |
4. 网络组织理论 | 第20-21页 |
5. 基于资源和知识的企业理论 | 第21页 |
(二) 合作创新 | 第21-24页 |
1. 合作创新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合作创新的动机 | 第22页 |
3. 合作创新的模式 | 第22-23页 |
4. 合作创新的风险 | 第23-24页 |
(三) 动态联盟 | 第24-26页 |
1. 动态联盟的组建形式 | 第24页 |
2. 动态联盟的伙伴选择 | 第24-25页 |
3. 动态联盟的竞合关系 | 第25-26页 |
4. 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 | 第26页 |
(四) 知识产权风险 | 第26-27页 |
1. 知识产权风险分类 | 第26-27页 |
2. 知识产权保护 | 第27页 |
(五) 研究风险的理论方法 | 第27-28页 |
(六)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三、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三维分析模型构建 | 第29-48页 |
(一)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特征、类型和生命周期 | 第29-35页 |
1.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特征 | 第29-32页 |
2.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类型 | 第32-33页 |
3.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 第33-35页 |
(二)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来源分析及分类 | 第35-46页 |
1. 基于生命周期的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 第35-40页 |
2.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知识产权风险的来源分析 | 第40-45页 |
3.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知识产权风险的分类 | 第45-46页 |
(三)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三维分析模型构建 | 第46-47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四、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价 | 第48-64页 |
(一) 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48-55页 |
1. 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2. 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5页 |
(二) 知识产权风险预警 | 第55-58页 |
1. 评价目标预警值确定的说明 | 第56页 |
2. 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 第56-58页 |
(三) 应用实例 | 第58-63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五、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64-73页 |
(一)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设计 | 第64-65页 |
(二)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内生体系 | 第65-69页 |
1.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机构与职责 | 第65-66页 |
2. 基于生命周期的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66-69页 |
(三)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外生体系 | 第69-72页 |
1.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法律体系 | 第70-71页 |
2. 合作创新动态联盟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社会体系 | 第71-72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一)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3页 |
(二) 未来研究设想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