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聚酰亚胺简介 | 第12-15页 |
1.1.1 聚酰亚胺概述 | 第12页 |
1.1.2 聚酰亚胺合成 | 第12-14页 |
1.1.3 聚酰亚胺性能 | 第14页 |
1.1.4 聚酰亚胺应用 | 第14-15页 |
1.2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基体 | 第15-20页 |
1.2.1 降冰片烯二甲酸封端的聚酰亚胺 | 第15-16页 |
1.2.2 双马来酰亚胺 | 第16-17页 |
1.2.3 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 | 第17-18页 |
1.2.4 苯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 | 第18-20页 |
1.3 异构聚酰亚胺 | 第20-26页 |
1.3.1 异构聚酰亚胺单体 | 第21-23页 |
1.3.2 异构二酐对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 | 第23-26页 |
1.4 异构热固性聚酰亚胺的进展 | 第26-29页 |
1.5 本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由混合硫醚二酐与 4,4′-ODA合成热固性聚酰亚胺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2-33页 |
2.2.2 仪器与测试 | 第33-34页 |
2.2.3 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聚合物的合成 | 第35-37页 |
2.3.2 预聚物的溶解性能 | 第37-38页 |
2.3.3 预聚物的熔体加工性能 | 第38-40页 |
2.3.4 预聚物和薄膜的热性能 | 第40-43页 |
2.3.5 薄膜的热机械性能 | 第43页 |
2.3.6 薄膜的机械性能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由混合硫醚二酐与p-ODA合成热固性聚酰亚胺 | 第45-61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3.2.2 仪器与测试 | 第47-48页 |
3.2.3 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48-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3.3.1 聚合物的合成 | 第50-51页 |
3.3.2 预聚物的溶解性能 | 第51-52页 |
3.3.3 预聚物的熔体加工性能 | 第52-55页 |
3.3.4 预聚物和薄膜的热性能 | 第55-58页 |
3.3.5 薄膜的热机械性能 | 第58-59页 |
3.3.6 薄膜的机械性能 | 第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由混合硫醚二酐与TFDB合成热固性聚酰亚胺 | 第61-75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62-63页 |
4.2.2 仪器与测试 | 第63-64页 |
4.2.3 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64-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4页 |
4.3.1 聚合物的合成 | 第66-67页 |
4.3.2 预聚物的溶解性能 | 第67-68页 |
4.3.3 预聚物的熔体加工性能 | 第68-70页 |
4.3.4 预聚物和薄膜的热性能 | 第70-72页 |
4.3.5 薄膜的热机械性能 | 第72-73页 |
4.3.6 薄膜的机械性能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