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情绪昼夜节律及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1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第11-37页
    1. 实验方案线路图第11-12页
    2. 动物及实验准备第12-13页
        2.1 实验动物第12页
        2.2 动物饲养及其饲养环境第12页
        2.3 主要试剂第12页
        2.4 主要仪器第12-13页
    3. 实验方法及结果第13-37页
        3.1 研究造模及针刺对于大鼠的血糖、情绪的影响第13-27页
            3.1.1 动物分组及造模第13-15页
            3.1.2 治疗方法第15页
            3.1.3 血糖变化检测方法第15-16页
            3.1.4 抑郁状态改变检测方法第16页
            3.1.5 统计方法第16页
            3.1.6 结果分析第16-27页
                3.1.6.1 各组基线比较第16-18页
                3.1.6.2 实验大鼠模型建立情况第18-20页
                3.1.6.3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及行为学影响第20-23页
                3.1.6.4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第23-27页
        3.2 研究造模及针刺对大鼠皮质醇及钟基因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影响第27-37页
            3.2.1 动物分组及造模第27页
            3.2.2 治疗方法第27页
            3.2.3 血液样本及脑组织取样方法第27-28页
            3.2.4 皮质醇及钟基因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检测方法第28-33页
                3.2.4.1 皮质醇检测方法第28-29页
                3.2.4.2 钟基因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检测方法第29-33页
            3.2.5 统计方法第33-34页
            3.2.6 结果分析第34-37页
                3.2.6.1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的皮质醇的影响第34-35页
                3.2.6.2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的钟基因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影响第35-37页
第三章 讨论第37-51页
    1. 糖尿病抑郁的西医认识第37-39页
    2. 中医对于糖尿病抑郁的认识第39-40页
    3. 糖尿病抑郁大鼠模型制作评价第40-44页
        3.1 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第40-42页
        3.2 糖尿病抑郁大鼠模型制作第42-44页
    4. 检测指标的选择第44-48页
        4.1 糖尿病与抑郁症都伴有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高皮质醇血症第44-45页
        4.2 Per1、Per2是调节HPA轴节律的关键分子第45-48页
    5. 针刺调节糖尿病抑郁大鼠的血糖及情绪的作用第48-49页
    6.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第49-51页
第四章 结论第51-52页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第52-53页
第六章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件1:文献综述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
下一篇: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