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Ti2(PO43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钠离子电池简介第12-16页
        1.2.1 钠离子电池的概况第12-13页
        1.2.2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的概况第13-15页
        1.2.3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5-16页
    1.3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6-24页
        1.3.1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2 水溶液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4-27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7-33页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27-28页
    2.2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方法第28-30页
        2.2.1 热重分析(TG或TGA)第28-29页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9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30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3页
        2.3.1 水溶液三电极半电池的组装第30页
        2.3.2 循环伏安测试(CV)第30页
        2.3.3 电池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第30-33页
第3章 NaTi_2(PO_4)_3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第33-39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溶剂热法合成NaTi_2(PO_4)_3第33-34页
    3.3 纯相NaTi_2(PO_4)_3的结构分析第34-36页
        3.3.1 水热时间的探索第34-35页
        3.3.2 煅烧温度的探索第35-36页
    3.4 NaTi_2(PO_4)_3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NaTi_2(PO_4)_3碳包覆改性研究第39-51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NaTi_2(PO_4)_3/C的制备第39-40页
    4.3 材料热处理探究第40-47页
        4.3.1 材料的表征第40-44页
        4.3.2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44-47页
    4.4 优化NaTi_2(PO_4)_3/C材料最佳碳含量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NaTi_2(PO_4)_3碳氮共包覆改性研究第51-67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溶剂热法合成NaTi_2(PO_4)_3/CO(NH_2)_2第51-52页
    5.3 材料热处理探究第52-59页
        5.3.1 材料的表征第52-55页
        5.3.2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55-59页
    5.4 优化C&N-NaTi_2(PO_4)_3材料最佳碳氮含量第59-62页
    5.5 NaTi_2(PO_4)_3/C和C&N-NaTi_2(PO_4)_3材料的性能比较第62-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6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Isofetamid的合成工艺研究
下一篇:多晶硅副产物SiCl4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