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借款人的禀赋特征描述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P2P的含义及模式 | 第11页 |
1.2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5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6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我国P2P行业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2.1 P2P行业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21页 |
2.2 P2P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1-22页 |
2.2.1 平台风险 | 第21-22页 |
2.2.2 借款人信用风险 | 第22页 |
2.3 数据样本概述 | 第22-23页 |
第3章 P2P平台借款申请人的禀赋特征 | 第23-29页 |
3.1 数据选取 | 第23页 |
3.2 数据描述 | 第23-29页 |
3.2.1 性别 | 第23页 |
3.2.2 年龄 | 第23-24页 |
3.2.3 婚姻 | 第24页 |
3.2.4 学历 | 第24页 |
3.2.5 收入 | 第24-25页 |
3.2.6 工作时间 | 第25页 |
3.2.7 地域分布 | 第25-27页 |
3.2.8 行业类型 | 第27-29页 |
第4章 借款成功与被拒贷的群体禀赋特征 | 第29-40页 |
4.1 数据选取 | 第29页 |
4.2 数据描述 | 第29-40页 |
4.2.1 性别 | 第29页 |
4.2.2 年龄 | 第29-31页 |
4.2.3 婚姻 | 第31页 |
4.2.4 学历 | 第31-32页 |
4.2.5 收入 | 第32-33页 |
4.2.6 工作时间 | 第33-34页 |
4.2.7 地域分布 | 第34-37页 |
4.2.8 行业类型 | 第37-38页 |
4.2.9 逾期情况 | 第38-40页 |
第5章 逾期借款人的禀赋特征 | 第40-50页 |
5.1 数据选取 | 第40页 |
5.2 数据描述 | 第40-50页 |
5.2.1 性别 | 第40页 |
5.2.2 年龄 | 第40-42页 |
5.2.3 婚姻 | 第42-43页 |
5.2.4 学历 | 第43-44页 |
5.2.5 收入 | 第44-45页 |
5.2.6 工作时间 | 第45-46页 |
5.2.7 地域分布 | 第46-47页 |
5.2.8 行业类型 | 第47-48页 |
5.2.9 借款时间 | 第48-50页 |
第6章 数据对比描述分析 | 第50-55页 |
6.1 性别 | 第50页 |
6.2 年龄 | 第50页 |
6.3 婚姻 | 第50-51页 |
6.4 学历 | 第51页 |
6.5 收入 | 第51-52页 |
6.6 工作时间 | 第52页 |
6.7 地域分布 | 第52-53页 |
6.8 行业类型 | 第53-55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7.1 结论 | 第55页 |
7.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