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

新常态下的我国保险证券化研究--从监管角度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的研究第11-13页
        1.2.2 国内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保险证券化的相关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6-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再保险的概念界定第16页
        2.1.2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3 保险证券化的内涵界定第17页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2.2.1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第17-18页
        2.2.2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第19-23页
    2.3 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投资机会与风险第23-24页
    2.4 保险证券化的现实意义第24-25页
第3章 保险证券化的运作机制第25-29页
    3.1 保险证券化原理第25-26页
    3.2 保险证券化的产品分类及意义第26-29页
        3.2.1 巨灾债券第26-27页
        3.2.2 巨灾期权第27页
        3.2.3 巨灾期货第27-29页
第4章 我国保险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监管的必要性第29-33页
    4.1 保险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29-30页
    4.2 我国发展保险证券化的监管政策第30-31页
    4.3 我国保险证券化监管的必要性第31-33页
        4.3.1 我国保险业总体实力落后第31页
        4.3.2 评级机构缺位、相关服务机构缺乏第31-32页
        4.3.3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定价以及投资者方面障碍第32-33页
第5章 保险证券化的国外发展经验与借鉴意义第33-36页
    5.1 发展保险证券化利弊分析第33-34页
    5.2 保险证券化在国外的发展经验第34-35页
        5.2.1 美国保险证券化的发展情况第34页
        5.2.2 日本保险证券化的发展情况第34-35页
    5.3 我国加强对保险证券化监管的借鉴意义第35-36页
第6章 我国发展保险证券化的监管政策建议第36-41页
    6.1 保险证券化监管的内容第36-38页
        6.1.1 特殊目的再保险人的监管第36-37页
        6.1.2 资金安全的监管第37-38页
    6.2 保险证券化的国际运作与监管经验第38-39页
    6.3 对我国保险证券化监管的启示第39-41页
        6.3.1 加快保险、证券行业的协调发展第39页
        6.3.2 推进保险业诚信机制建设第39-40页
        6.3.3 推动保险监管创新第40页
        6.3.4 建立统一的保险证券化法律体系第40-41页
第7章 结论、建议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P2P平台借款人的禀赋特征描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