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温州水稻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前言第11-12页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第12-1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进展第12-13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步第13-15页
   ·浙江省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第15-16页
2 温州水稻生产的现状分析第16-23页
   ·自然条件分析第16-18页
     ·热量丰富积温有效性高第16页
     ·雨水充沛光热水三因子匹配较好第16-17页
     ·温室效应有利双季稻生产第17-18页
   ·粮食生产的政策分析第18-19页
   ·温州水稻生产的技术基础第19-21页
     ·高产水稻品种能满足不同熟期搭配种植的需要第19页
     ·双季稻的生产技术较成熟第19-20页
     ·双季水稻高产稳产互补性强第20页
     ·温州不宜发展单季稻生产第20-21页
   ·发展温州水稻生产的技术途径第21-23页
     ·稳定双季稻播种面积第21页
     ·种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第21页
     ·推广规范水稻高产技术第21-23页
3 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第23-41页
   ·早稻品种的种植比较第23-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品种产量表现与产量结构分析第24-25页
       ·品种的生育期和苗穗状况第25页
     ·小结第25页
   ·早稻栽植模式的应用比较第25-30页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不同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差异第26-27页
       ·不同栽植方式的苗蘖动态第27页
       ·不同栽植方式的生育期差异第27-28页
       ·不同栽植方式的产量及产量因子分析第28页
     ·讨论与小结第28-30页
   ·温305高产栽培技术第30-33页
     ·温305直播栽培技术第30-32页
     ·温30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第32-33页
   ·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第33-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第34-36页
       ·不同处理的茎蘖动态第36-38页
       ·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差异第38-39页
       ·不同处理的生育期差异第39页
     ·讨论与小结第39-41页
4 晚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第41-47页
   ·晚稻品种的栽培表现第41-43页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差异第41-42页
       ·生育期差异和苗穗动态第42-43页
   ·晚稻稀长大栽培技术应用第43-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第44-45页
       ·群体动态第45页
       ·生育期差异第45-46页
       ·田间抗性的差异第46页
     ·讨论与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Abstract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构建
下一篇:过量表达OsiICK4对水稻种子发育及植株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