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牛奶孕酮检测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孕酮浓度与阻抗电学特性分析 | 第14-24页 |
| 2.1 孕酮抗原传感器的制备 | 第14-19页 |
| 2.1.1 电极选择 | 第14页 |
| 2.1.2 传感器制备 | 第14-17页 |
| 2.1.3 传感器测定 | 第17-19页 |
| 2.2 不同孕酮抗原浓度的传感器测试 | 第19-20页 |
| 2.2.1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 2.2.2 实验结果 | 第19-20页 |
| 2.3 阻抗等效模型及浓度关系的建立 | 第20-24页 |
| 2.3.1 阻抗等效模型的拟合与参数分析 | 第20-22页 |
| 2.3.2 孕酮浓度与阻抗关系的建立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页 |
| 3 牛奶孕酮阻抗检测装置的设计 | 第24-42页 |
| 3.1 孕酮浓度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 3.2 电源部分的电路的设计 | 第25-29页 |
| 3.2.1 升压电路的设计 | 第25-28页 |
| 3.2.2 稳压电路的设计 | 第28-29页 |
| 3.3 阻抗检测部分 | 第29-38页 |
| 3.3.1 AD5933简介 | 第29-30页 |
| 3.3.2 AD5933测量法可行性分析 | 第30页 |
| 3.3.3 阻抗检测核心功能的实现 | 第30-34页 |
| 3.3.4 量程自调节与增益系数自检测 | 第34-38页 |
| 3.3.5 阻抗信息的提取 | 第38页 |
| 3.4 阻抗大小与孕酮浓度之间的转换 | 第38-39页 |
| 3.5 LCD显示部分的设计 | 第39-41页 |
| 3.5.1 显示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 3.5.2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第40-4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42-51页 |
| 4.1 孕酮抗原浓度检测装置的初步测试 | 第42-44页 |
| 4.1.1 实验的设计 | 第42页 |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 4.2 改进后的孕酮检测装置精准度测试 | 第44-47页 |
| 4.2.1 实验的设计 | 第44页 |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 4.3 孕酮浓度检测装置测试范围的标定 | 第47-49页 |
| 4.3.1 实验的设计 | 第47-48页 |
| 4.3.2 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 4.4 孕酮浓度检测装置的重复性测试 | 第49-51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5.1 结论 | 第51页 |
| 5.2 展望与设想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Abstract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附录1:检测装置全图 | 第61-62页 |
| 附录2:阻抗测试主程序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