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的对比评价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10页 |
| ·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的支持 | 第10-11页 |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的理想形式 | 第11页 |
| ·我国遵循市场运行发展势态的正确选择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外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2 实际调研的总结与启示 | 第21-30页 |
| ·工程案例调研 | 第21-24页 |
| ·调研工作介绍 | 第21-22页 |
| ·工程案例分析 | 第22-24页 |
| ·市场问卷调研 | 第24-28页 |
| ·调研工作介绍 | 第24-26页 |
| ·调研问卷设计 | 第26页 |
|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 ·总结与启示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对比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0-53页 |
| ·两种住宅体系的特点分析 | 第30页 |
| ·钢结构住宅 | 第30页 |
| ·传统住宅 | 第30页 |
| ·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第30-31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 第31-50页 |
| ·安全性 | 第32-35页 |
| ·经济性 | 第35-38页 |
| ·适用性 | 第38-40页 |
| ·耐久性 | 第40-41页 |
| ·节能性 | 第41-44页 |
| ·环保性 | 第44-46页 |
| ·资源效应 | 第46-47页 |
| ·产业化程度 | 第47-48页 |
| ·两种住宅体系的优劣比较 | 第48-50页 |
| ·各单项指标的评分体系 | 第50-52页 |
| ·评分标准 | 第50页 |
| ·评分方法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的对比评价 | 第53-64页 |
| ·对比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53-59页 |
| ·层次分析法(AHP)介绍 | 第53-54页 |
| ·层析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54页 |
| ·判断矩阵的构建及一致性检验 | 第54-57页 |
| ·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的确立方法 | 第57页 |
| ·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的确立 | 第57-59页 |
| ·对比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 第59-62页 |
| ·价值工程的基本理论 | 第60页 |
| ·价值工程用于多方案优选的特点 | 第60-61页 |
| ·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61页 |
| ·方案优选与评价方法 | 第61-62页 |
| ·评价系统的拓展运用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对比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64-71页 |
| ·典型住宅项目概况 | 第64-66页 |
| ·杭州市住宅发展现状概述 | 第64页 |
| ·案例简介及说明 | 第64-65页 |
| ·案例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65-66页 |
| ·基于层析结构模型的综合评价 | 第66-67页 |
| ·层析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66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基于价值评价模型的方案优选 | 第67-70页 |
| ·调查数据的收集 | 第67页 |
| ·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67-68页 |
| ·计算成本系数 | 第68页 |
| ·计算功能系数 | 第68-69页 |
| ·计算价值系数 | 第69-70页 |
| ·方案优选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6 结语 | 第71-73页 |
| ·总结及结论 | 第71-72页 |
| ·展望及建议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1 | 第76-77页 |
| 附录2 | 第77-78页 |
| 附录3 | 第78-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