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PPP在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引言第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的目标第18页
        1.3.3 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情况分析第20-27页
    引言第20页
    2.1 国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情况第20-21页
    2.2 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情况第21-25页
        2.2.1 几个国内典型实例的建设运营模式第21-23页
        2.2.2 国内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特点第23页
        2.2.3 国内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模式比较第23-25页
    2.3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PPP模式的内涵及其运作方式探讨第27-36页
    引言第27页
    3.1 PPP模式概念第27-28页
    3.2 PPP模式的内涵和优势第28-29页
    3.3 PPP模式的基本类型第29-30页
    3.4 我国对PPP的分类第30-34页
        3.4.1 外包类项目第30-31页
        3.4.2 特许经营类项目第31-33页
        3.4.3 私有化类项目第33-34页
    3.5 PPP项目主要运作方式探讨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适合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探讨第36-45页
    引言第36页
    4.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参与主体分析第36-38页
        4.1.1 项目启动者第36页
        4.1.2 项目参与者第36-37页
        4.1.3 项目使用者第37页
        4.1.4 项目最终受益方第37-38页
    4.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一般运作程序第38-39页
    4.3 适合地下综合管廊的PPP项目模式第39-44页
        4.3.1 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第39-40页
        4.3.2 TOT模式(移交-运营-移交)第40页
        4.3.3 BOO模式(建设-拥有-运营)第40-41页
        4.3.4 BLT模式(建设-租赁-移交)第41页
        4.3.5 建设期补偿模式(SB-O-T)第41-42页
        4.3.6 运营期补偿模式(B-SO-T)第42-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运营管理费用研究第45-55页
    引言第45页
    5.1 项目公司运营管理方式第45-46页
    5.2 运营管理费用相关因素分析第46-51页
        5.2.1 费用收取的前提条件考虑第46页
        5.2.2 费用承担主体第46-47页
        5.2.3 传统直埋与地下管廊的运营管理费用与效益比较第47-49页
        5.2.4 政府的补贴政策第49-50页
        5.2.5 管廊使用者对费用的要求第50页
        5.2.6 社会资本对投资回报的要求第50页
        5.2.7 合作期限分析第50-51页
    5.3 运营管理费用的收取分析第51-54页
        5.3.1 占用空间的费用分析第51页
        5.3.2 管理运营维护的费用分析第51页
        5.3.3 收取运营管理费用的方式及参考模型分析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综合管廊PPP模式案例分析第55-58页
    引言第55页
    6.1 案例简介第55-56页
        6.1.1 自贡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情况第55页
        6.1.2 乐山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情况第55-56页
    6.2 两市综合管廊建设的不足第56-57页
    6.3 两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共同点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7章 PPP在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障碍与建议第58-63页
    引言第58页
    7.1 PPP在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障碍第58-60页
        7.1.1 各方权利与义务边界问题第58-59页
        7.1.2 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问题第59页
        7.1.3 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周期较长的问题第59页
        7.1.4 建设运营期相关费用问题第59页
        7.1.5 协调管线单位入廊问题第59-60页
    7.2 PPP在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建议第60-62页
        7.2.1 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第60页
        7.2.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第60-61页
        7.2.3 合作期限的设置要合理第61页
        7.2.4 付费模式设计要注重可操作性第61页
        7.2.5 入廊收费依据和保障要明确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PC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
下一篇:基于RS和GIS的额尔古纳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