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3 总结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5 研究框架结构 | 第25-2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调研分析 | 第27-4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2.1.1 居住区 | 第27页 |
2.1.2 健步行为 | 第27-28页 |
2.2 居住区健步环境调查研究 | 第28-37页 |
2.2.1 青岛市健步环境调查分析 | 第28-30页 |
2.2.2 居住区健步环境使用调查 | 第30-31页 |
2.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2.3 居住区健步环境与使用者需求分析 | 第37-43页 |
2.3.1 使用者基本需求与居住区健步环境设计 | 第37-39页 |
2.3.2 使用者行为特征与居住区健步环境设计 | 第39-41页 |
2.3.3 使用者心理需求与居住区健步环境设计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基础理论研究 | 第45-53页 |
3.1 居住区慢跑步道的提出 | 第45-46页 |
3.1.1 相似概念辨析 | 第45页 |
3.1.2 概念概述 | 第45-46页 |
3.2 居住区慢跑步道定位 | 第46-50页 |
3.2.1 居住区慢跑步道功能 | 第46-48页 |
3.2.2 居住区慢跑步道特点及设计原则 | 第48-50页 |
3.3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3.3.1 区域位置因素 | 第50页 |
3.3.2 空间布局因素 | 第50-51页 |
3.3.3 环境因素 | 第51页 |
3.3.4 其他因素 | 第51页 |
3.4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程序及内容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探讨 | 第53-79页 |
4.1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9页 |
4.1.1 居住区区域位置与慢跑步道设计 | 第53-54页 |
4.1.2 居住区空间布局特点与慢跑步道设计 | 第54-56页 |
4.1.3 居住区环境因素与慢跑步道设计 | 第56-57页 |
4.1.4 居住区定位特征与慢跑步道设计 | 第57-59页 |
4.2 居住区慢跑步道与开放空间结合分析 | 第59-65页 |
4.2.1 道路系统与可利用空间分析 | 第60-63页 |
4.2.2 绿地系统与可利用空间分析 | 第63-65页 |
4.3 居住区慢跑步道空间设计策略 | 第65-77页 |
4.3.1 居住区慢跑步道空间选线与布局 | 第65-68页 |
4.3.2 居住区慢跑步道空间详细设计 | 第68-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居住区慢跑步道设计实践探究--旧居住区慢跑步道改造设计 | 第79-89页 |
5.1 项目概况与分析 | 第79-83页 |
5.1.1 青岛市湛山居住区概况 | 第79页 |
5.1.2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第79-82页 |
5.1.3 可利用开放空间分析 | 第82-83页 |
5.2 综合改造设计策略 | 第83-89页 |
5.2.1 设计定位 | 第83页 |
5.2.2 选线与布局 | 第83-85页 |
5.2.3 居住区慢跑步道空间改造设计 | 第85-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90页 |
6.3 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