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轴-轴承系统的热态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表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1.2.1 数控机床热态特性的研究发展 | 第17-19页 |
1.2.2 主轴-轴承系统的热特性研究发展 | 第19-22页 |
1.2.3 热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发展 | 第22-24页 |
1.2.4 数控机床热误差的研究发展 | 第24-2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主轴-轴承系统热-力耦合模型研究 | 第28-60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主轴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8-31页 |
2.2.1 径向载荷和力矩载荷 | 第28-29页 |
2.2.2 轴向载荷 | 第29-31页 |
2.3 主轴轴承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31-41页 |
2.3.1 载荷作用下的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 | 第31-33页 |
2.3.2 球轴承的接触变形与内部载荷分布 | 第33-41页 |
2.4 考虑非牛顿和表面形貌效应的脂润滑分析 | 第41-46页 |
2.5 主轴轴承的摩擦应力分析 | 第46-48页 |
2.6 主轴轴承的摩擦热生成 | 第48页 |
2.7 摩擦热生成的实例分析 | 第48-5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主轴-轴承系统热传递模型研究 | 第60-68页 |
3.1 引言 | 第60页 |
3.2 热传导模型及热阻求解 | 第60-61页 |
3.2.1 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热阻 | 第60页 |
3.2.2 轴承外圈与冷却套间隙配合的接触热阻 | 第60-61页 |
3.3 热对流模型及传热系数求解 | 第61-64页 |
3.3.1 润滑脂传热系数 | 第61-62页 |
3.3.2 冷却液对流换热系数 | 第62页 |
3.3.3 滚动体的表面传热系数 | 第62-63页 |
3.3.4 自然空气传热系数 | 第63-64页 |
3.4 热传递模型 | 第64-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主轴-轴承系统热流分析与温度分布 | 第68-76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热流方程 | 第68-71页 |
4.3 温度节点热传递方程组 | 第71-72页 |
4.4 温度分布 | 第72-74页 |
4.5 热流方程的实例分析 | 第74-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主轴冷却系统的模型研究与优化分析 | 第76-86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冷却系统的结构模型 | 第76-77页 |
5.3 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77-79页 |
5.4 冷却系统对主轴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79-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主轴-轴承系统的热效应分析 | 第86-96页 |
6.1 引言 | 第86页 |
6.2 热位移对主轴-轴承系统的影响 | 第86-92页 |
6.3 热诱导预紧力对主轴-轴承系统的影响 | 第92-93页 |
6.4 热变形与热失效现象分析 | 第93-9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7章主轴-轴承系统热态特性试验研究 | 第96-106页 |
7.1 引言 | 第96页 |
7.2 实验测量系统 | 第96-99页 |
7.2.1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97-99页 |
7.2.2 实验条件 | 第99页 |
7.3 实验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 第99-102页 |
7.4 实验验证 | 第102-10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06-107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07-108页 |
附录A 主轴跳动监测 | 第108-114页 |
附录B 主轴热变形监测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