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考虑工况差异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及试验周期设计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课题来源第16页
    1.3 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25页
        1.3.1 可靠性技术发展现状第16-18页
        1.3.2 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1.4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第25-28页
第2章 数控机床用户现场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与可靠性评估第28-46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数控机床用户现场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第28-38页
        2.2.1 故障信息采集第29-30页
        2.2.2 工况信息采集第30-38页
    2.3 基于用户现场可靠性定时截尾试验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第38-41页
        2.3.1 可靠性模型选择第38-39页
        2.3.2 模型参数估计第39-40页
        2.3.3 拟合优度检验第40-41页
        2.3.4 MTBF第41页
    2.4 实例分析第41-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考虑工况差异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第46-74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考虑工况差异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第46-60页
        3.2.1 描述工况与可靠性关系的常用模型第46-53页
        3.2.2 基于比例故障率模型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第53-54页
        3.2.3 模型参数估计第54-60页
        3.2.4 各工况协变量水平下的故障率函数第60页
    3.3 实例分析第60-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考虑定时截尾数据的数控机床可靠性Bootstrap区间估计第74-98页
    4.1 前言第74页
    4.2 数控机床定时截尾试验时的故障时间数据第74-76页
    4.3 数控机床可靠性模型第76页
    4.4 模型参数的点估计第76-78页
        4.4.1 点估计定义及评价标准第76-77页
        4.4.2 极大似然估计第77-78页
    4.5 区间估计第78-82页
        4.5.1 区间估计定义第78-79页
        4.5.2 枢轴量法第79-80页
        4.5.3 极大似然区间估计方法第80-81页
        4.5.4 Bootstrap方法第81-82页
    4.6 数控机床可靠性的Bootstrap区间估计方法第82-86页
        4.6.1 区间估计步骤第82-85页
        4.6.2 统计试验分析第85-86页
    4.7 实例分析第86-92页
        4.7.1 区间估计第86-88页
        4.7.2 仿真试验分析第88页
        4.7.3 重抽样时k和T取值的讨论第88-90页
        4.7.4 形状参数与尺度参数对MTBF关系第90-91页
        4.7.5 形状参数与尺度参数对MTBF区间估计的影响第91-92页
    4.8 考虑工况差异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模型参数区间估计第92-95页
        4.8.1 区间估计步骤第92-94页
        4.8.2 实例分析第94-95页
    4.9 本章小结第95-98页
第5章 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试验的试验周期设计第98-122页
    5.1 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计划分析第98-100页
    5.2 可靠性试验周期设计判据第100-102页
    5.3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周期设计第102-106页
        5.3.1 数控机床可靠性模型第102-103页
        5.3.2 模型参数的点估计第103页
        5.3.3 模型参数的区间估计第103-105页
        5.3.4 试验周期的确定第105-106页
        5.3.5 拟合优度检验第106页
    5.4 实例分析第106-116页
        5.4.1 机床试验台数p对试验周期T影响的讨论第109-111页
        5.4.2 形状参数m对试验周期影响的讨论第111-114页
        5.4.3 置信水平对试验周期影响分析第114-116页
    5.5 考虑工况差异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周期设计实例分析第116-121页
    5.6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2-126页
    6.1 总结第122-123页
    6.2 展望第123-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作者简介第13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第14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结构的祥云县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数控机床主轴-轴承系统的热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