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教学模式 | 第14-15页 |
·体育教学模式 | 第15-16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背景 | 第16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发展阶段 | 第16-17页 |
·国外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 第17页 |
·国内对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17-20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社会学基础 | 第20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哲学基础 | 第20-21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21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学理论基础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实验法 | 第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2-24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22-23页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3页 |
·效度检验 | 第23-24页 |
·信度检验 | 第24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24-25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5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25页 |
3 实验研究 | 第25-28页 |
·实验研究的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对象及时间安排 | 第25页 |
·实验假设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8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实验控制 | 第25-28页 |
·实验内容 | 第28页 |
4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比较以及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第28-37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28-31页 |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与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概念比较 | 第28-29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比较 | 第29-30页 |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与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优缺点比较 | 第30-31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1-33页 |
·小群体的建立 | 第31-32页 |
·教学目标制定 | 第32-33页 |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 | 第33页 |
·教学实施 | 第33-37页 |
·备课 | 第33页 |
·授课 | 第33-35页 |
·教学评价 | 第35-37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术影响 | 第37-39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影响 | 第39-41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 | 第44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 第44页 |
·篮球教学中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的提高 | 第44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 第44-45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第45页 |
7 建议 | 第45-47页 |
·选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应依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规律、心理发展规律、教学条件等因素,不能生搬硬套 | 第45页 |
·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同时使用,发挥各自在教学中的长处 | 第45页 |
·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应注重分组的质量,充分发挥小组长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45页 |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5页 |
·本次教学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件 | 第5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