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文献调查法 | 第15页 |
·比较借鉴法 | 第15页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地方政府债务 | 第16-17页 |
·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 | 第17-19页 |
·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公债负担代际转嫁理论 | 第19-20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成因与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21-23页 |
·行政职能转换不到位 | 第21页 |
·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 | 第21-22页 |
·土地金融或难以为继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的救助意愿和救助能力未知 | 第23页 |
·银行信贷风险加剧 | 第23页 |
·本文研究的数据基础 | 第23-25页 |
·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态的判断 | 第25-28页 |
·将欧盟提出的60%的公共债务控制标准为判断依据 | 第26页 |
·将地方财力作为确定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标准的重要依据 | 第26-27页 |
·用相对标准衡量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 第27-28页 |
·对我国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客观评价 | 第28-30页 |
第4章 国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状况与治理 | 第30-37页 |
·市场约束型-美国 | 第30-31页 |
·制度约束型-英国 | 第31-33页 |
·共同协商型-澳大利亚 | 第33-34页 |
·行政控制型-日本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运用PPP模式化解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 第37-44页 |
·PPP模式的内涵 | 第37-38页 |
·新一轮PPP模式的顶层设计 | 第38-39页 |
·运用PPP模式化解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 第39-40页 |
·对存量债务的化解 | 第39-40页 |
·对增量债务的预防 | 第40页 |
·运用PPP模式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 第40-44页 |
·建立PPP精品项目库 | 第40-41页 |
·创建完整的PPP法律和监督体系 | 第41-42页 |
·创造PPP模式良好的运营环境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