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结核病论文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体辅助因子PafC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耐受中的作用

縮写表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综述第11-22页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和抗结核活性第11页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标第11-12页
   ·普遍接受的杀菌途径假说第12-16页
     ·形成断裂复合物第12-13页
     ·缓慢抑菌与DNA合成的抑制第13-15页
     ·快速杀菌与染色体片段化第15-16页
   ·活性氧杀菌假说第16页
   ·耐药机制第16-18页
     ·靶标Ⅱ型拓扑异构酶的突变第16-17页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第17页
     ·药物外排泵的主动外排第17页
     ·质粒介导的耐药第17-18页
   ·结核分枝杆菌的原核类泛素化和PafABC的功能第18-22页
     ·结核分枝杆菌的原核类泛素化参与的酶和过程第18-20页
     ·蛋白酶体辅助因子操纵子PafABC的功能第20页
     ·结核分枝杆菌原核类泛素化的功能第20-22页
第2章 前言第22-2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36页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4-27页
     ·数据信息与来源第24页
     ·实验菌株和载体第24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25-27页
   ·实验方法第27-36页
     ·验证突变株M371的莫西沙星的敏感表型第28页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Rv2095c基因的PCR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8页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Rv2095c基因的体外扩增第28-29页
     ·PCR产物的柱式胶回收纯化第29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29页
     ·基因Rv2095c的TA克隆第29-30页
     ·质粒抽提第30页
     ·Rv2095c基因连接至pALACE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保种第30-31页
     ·重组质粒pALACE-Rv2095c电转化到M.smegmatis M371第31-32页
     ·回补菌株重组蛋白的表达及鉴定第32-33页
     ·验证回补菌株对莫西沙星的敏感性第33页
     ·菌落形态第33-34页
     ·滑动试验第34页
     ·对SDS和双氧水耐受测——MTT法第34页
     ·测定细菌细胞壁的脂溶性指数第34-36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M371菌株对莫西沙星敏感性的验证第36页
   ·分枝杆菌属蛋白酶体辅助因子进化分析第36-39页
   ·Rv2095c基因的PCR扩增和鉴定第39页
   ·回补菌株M371-pALACE-Rv2095c的构建第39-41页
   ·Western-blot检测Rv2095c基因在M371回补菌株中的表达第41页
   ·验证回补菌株莫西沙星的敏感表型第41-42页
   ·菌落形态第42页
   ·滑动试验第42-43页
   ·对SDS和双氧水的耐受第43-44页
   ·脂质系数的变化第44-4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实验结论与讨论第45-46页
   ·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致谢第55-57页
在校期间所发文章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HA结构域调控蛋白GarA通过改变氨基酸组分调控基因组在UV和氧化胁迫下的稳定性
下一篇:重组人死亡受体6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与淀粉样前体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