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激励下动态测试模态参数的识别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5页 |
| 符号列表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 ·模态参数识别概述 | 第18-22页 |
| ·不确定度评定概述 | 第22-2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模态参数辨识理论及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第26-37页 |
| ·传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26-27页 |
| ·ITD法 | 第27-29页 |
| ·贝叶斯法 | 第29-33页 |
| ·先验概率分布函数 | 第30-31页 |
| ·后验概率分布函数 | 第31页 |
| ·模态参数的最佳估计值 | 第31-32页 |
| ·模态参数的方差 | 第32-33页 |
| ·模态参数精度的定性判定 | 第33-34页 |
|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第34-36页 |
| ·模态识别方法和测量装置 | 第35页 |
| ·测量数据和测量环境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几何量的不确定度传递 | 第37-44页 |
| ·不确定度传递的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 ·有限元分析模态参数 | 第38-40页 |
| ·梁的几何尺寸的不确定度传递 | 第40-43页 |
| ·长度误差的传递 | 第40-41页 |
| ·宽度误差的传递 | 第41页 |
| ·厚度误差的传递 | 第41-43页 |
| ·长度、宽度和厚度误差的传递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模态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4-52页 |
| ·灵敏度分析 | 第44-47页 |
| ·特征值的灵敏度分析 | 第45-46页 |
| ·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 | 第46-47页 |
| ·多自由度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 第47-51页 |
| ·固有频率对质量的灵敏度分析 | 第48-50页 |
| ·固有频率对刚度灵敏度分析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不同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52-68页 |
| ·不确定度评定模型 | 第52-53页 |
|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53-60页 |
| ·ITD法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53-56页 |
| ·贝叶斯法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56-60页 |
| ·不同模态识别方法的精度判别 | 第60-61页 |
| ·测量数据及环境噪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61-64页 |
| ·噪声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带宽因子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自由度的影响 | 第63页 |
| ·测量数据长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各影响分量的合成 | 第64页 |
| ·测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64-65页 |
| ·不确定度的合成 | 第65-66页 |
| ·ITD法模态参数不确定的合成 | 第65页 |
| ·贝叶斯法模态参数不确定度的合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