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法院2010-2015年办理案件为基础
|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一、研究情况概述 | 第13-16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二)研究价值 | 第14页 |
| (三)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五)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生存现状 | 第16-21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 第16-17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 第17-20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的障碍 | 第20-21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基本特点 | 第21-28页 |
| (一)罪犯以年轻男性为主 | 第22-23页 |
| (二)作案集中于发达地区 | 第23页 |
| (三)多以侵财贪利为目的 | 第23-24页 |
| (四)犯罪手段日趋暴力化 | 第24-25页 |
| (五)常用团伙化犯罪模式 | 第25页 |
| (六)偶发性犯罪较为突出 | 第25-27页 |
| (七)动机单纯且不计后果 | 第27页 |
| (八)性侵犯罪的集中群体 | 第27-28页 |
| 四、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高发的成因分析 | 第28-34页 |
| (一)自身综合素质存在缺陷 | 第28-30页 |
| (二)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位 | 第30-32页 |
| (三)文化观念存在碰撞冲突 | 第32-33页 |
| (四)利益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 第33-34页 |
| 五、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建议 | 第34-43页 |
|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社会福利保障 | 第34-37页 |
| (二)强化思想文化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 第37-38页 |
| (三)消除城乡文化壁垒、提供人文心理关怀 | 第38-39页 |
|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引导创业就业 | 第39-40页 |
| (五)贯彻落实刑事政策、发挥社会综治功能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