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研究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导言 | 第7-8页 |
| 第1章 当代艺术中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的范围界定 | 第8-14页 |
| ·艺术策展人扩展了“curator”的传统意义 | 第8-13页 |
| ·传统curator的职能定义 | 第8-9页 |
| ·艺术策展人职能的特质新趋势 | 第9-13页 |
| ·关于多重身份的解读:多重职能与多重属性 | 第13-14页 |
| ·从策展简史来确立多重身份的前提 | 第13-14页 |
| ·多重身份的明确定位 | 第14页 |
| ·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多重身份的定义 | 第14页 |
| 第2章 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的产生过程 | 第14-25页 |
| ·研究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的原因 | 第15-17页 |
| ·展览的价值走向 | 第15-17页 |
| ·对策展人单一指向性的分析有利于理论体系的完备 | 第17页 |
| ·从“策展”工作到“策展人”身份的建立过程 | 第17-18页 |
| ·独立策展人的产生是多重身份现象的历史背景 | 第18-19页 |
| ·展览的意义被扩大加速了多重身份现象的建立 | 第19-25页 |
| ·展览项目化(综合化) | 第20-21页 |
| ·展览的实验性探索 | 第21-22页 |
| ·展览的社会性延伸 | 第22-25页 |
| 第3章 对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分类式分析 | 第25-30页 |
| ·策展人多重身份的分类解读 | 第25-28页 |
| ·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 ·策展人的多重职能属性分析 | 第28页 |
| ·“矛盾的”的独立策展人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 ·外界因素之现实的“游戏规则”现状解读 | 第29-30页 |
| ·策展人多重身份现象的结论 | 第30页 |
| 第4章 当代艺术策展人的新方向 | 第30-39页 |
| ·策展人的定义是动态的 | 第31-32页 |
| ·策展人的“介质”效应 | 第32-34页 |
| ·策展人的素质要求 | 第34-39页 |
| ·艺术理论的支撑 | 第34-35页 |
| ·视觉经验的积累 | 第35-36页 |
| ·时代性的捕捉 | 第36页 |
| ·独立的方法论与思考体系 | 第36-37页 |
| ·资源的整合能力 | 第37页 |
| ·关系网络的力量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