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创新点 | 第22-25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5-39页 |
·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动态 | 第25-31页 |
·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理论研究评述 | 第25-26页 |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研究评述 | 第26-31页 |
·竞争力来源及其基本理论研究动态 | 第31-36页 |
·竞争力来源研究评述 | 第31-34页 |
·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研究评述 | 第34-36页 |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其相关研究动态 | 第36-39页 |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评述 | 第36-38页 |
·文化创意产业地区发展研究评述 | 第38-39页 |
3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39-61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39-46页 |
·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概念解析 | 第39-41页 |
·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特征及外延解析 | 第41-46页 |
·地区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模型 | 第46-52页 |
·波特“钻石模型” | 第47-49页 |
·金碚“因果分析范式” | 第49页 |
·约瑟夫“国家软实力模型” | 第49-51页 |
·倪鹏飞“弓弦箭模型” | 第51-52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第52-61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特殊性 | 第52-53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设计 | 第53-58页 |
·外部政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内部结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1页 |
4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 第61-77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度量模型 | 第61-63页 |
·竞争力的度量方法综述 | 第61-62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度量模型构建 | 第62-63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63-67页 |
·评价框架设计 | 第63-64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功能 | 第64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64-67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阐释 | 第67-7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借鉴 | 第67-6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68-7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详细阐释 | 第71-77页 |
5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计算与检验 | 第77-106页 |
·SEM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第77-79页 |
·SEM理论模型 | 第77-79页 |
·研究假设 | 第79页 |
·测量指标图的确定与数据挖掘 | 第79-84页 |
·潜变量指标确定 | 第79-82页 |
·样本选择 | 第82页 |
·数据来源 | 第82-83页 |
·数据处理 | 第83-84页 |
·无量纲化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84-100页 |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4-85页 |
·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 第85-88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 | 第88-99页 |
·研究假设验证 | 第99-100页 |
·竞争性模型选择、路径系数与因子载荷 | 第100-102页 |
·竞争性模型的对比与优选 | 第100-101页 |
·路径系数与因子载荷 | 第101-102页 |
·模型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102-106页 |
·模型信度分析 | 第103-105页 |
·模型效度分析 | 第105-106页 |
6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应用及对策建议 | 第106-155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 | 第106-114页 |
·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4-144页 |
·31个地区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 第114-116页 |
·八大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 第116-117页 |
·持续发展指数分析(DEV) | 第117-122页 |
·整体创新指数分析(INN) | 第122-127页 |
·生产要素指数分析(PRO) | 第127-132页 |
·政府支持指数分析(SUP) | 第132-137页 |
·地区社会价值指数分析(VAL) | 第137-139页 |
·组合效果指数分析(COM) | 第139-144页 |
·我国各地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144-155页 |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第144-145页 |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第145-147页 |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第147-148页 |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 第148-149页 |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 | 第149-151页 |
·东北综合经济区 | 第151-152页 |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 | 第152-153页 |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 | 第153-15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61页 |
·研究结论 | 第155-158页 |
·研究局限 | 第158-159页 |
·未来展望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62-163页 |
附录2 地区社会价值调查问卷(正式版)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