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赠答诗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赠答诗界定及其演变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赠答诗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赠答诗发展演变 | 第13-20页 |
第二章 贾岛赠答诗创作背景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时代风貌 | 第20-23页 |
一、政治生态 | 第20-22页 |
二、文学风气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个人经历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贾岛赠答诗赠答对象与主题 | 第26-54页 |
第一节 赠答对象 | 第26-30页 |
一、亲人 | 第26-27页 |
二、士子 | 第27-28页 |
三、官僚 | 第28-29页 |
四、方外人士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赠答主题 | 第30-54页 |
一、忧虑时代 | 第30-34页 |
二、歌颂友情 | 第34-40页 |
三、言己窘境 | 第40-42页 |
四、抒写心事 | 第42-48页 |
五、状绘方外生活与山川景物 | 第48-54页 |
第四章 贾岛赠答诗审美特质 | 第54-80页 |
第一节 诗风奇僻 | 第54-63页 |
一、意象选取 | 第54-58页 |
二、诗境营造 | 第58-63页 |
第二节 语言精妙 | 第63-69页 |
一、妙用字词 | 第63-66页 |
二、化用禅典术语 | 第66-68页 |
三、融注佛门禅理 | 第68-69页 |
第三节 体裁多样 | 第69-76页 |
一、以律为主 | 第69-73页 |
二、兼及古体与绝句 | 第73-76页 |
第四节 人物形象鲜明 | 第76-80页 |
一、入仕者淡泊闲逸 | 第76-78页 |
二、出世者清心寡欲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