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9页 |
·受控约束核聚变 | 第13-14页 |
·托卡马克装置 | 第14-17页 |
·托卡马克中的输运 | 第17-19页 |
·高约束模式(H模) | 第19-29页 |
第二章 边缘等离子体丝状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进展 | 第29-77页 |
·状结构的理论模型 | 第29-40页 |
·丝状结构的空间结构以及实验验证 | 第29-31页 |
·鞘耗散阻尼机制下的丝状结构运动方程 | 第31-33页 |
·逆磁电流阻尼机制下的丝状结构运动方程 | 第33-35页 |
·丝状结构运动中的耗散 | 第35-38页 |
·丝状结构的旋转 | 第38-40页 |
·托卡马克中丝状结构的分类 | 第40-52页 |
·湍流的发展——blob | 第41-47页 |
·边缘局域模的结果——ELM-filament | 第47-52页 |
·状结构输运的实验测量 | 第52-65页 |
·丝状结构空间特征 | 第54-57页 |
·丝状结构内部电流的测量 | 第57-58页 |
·丝状结构的统计特征 | 第58-60页 |
·丝状结构的传播特征 | 第60-65页 |
·不同物理因素对丝状结构输运的影响 | 第65-75页 |
·鞘耗散对blob的输运影响 | 第65-67页 |
·密度极限对blob的输运影响 | 第67-69页 |
·剪切流对blob输运的抑制 | 第69-71页 |
·共振磁扰动对blob输运的影响 | 第71-72页 |
·偏压对blob输运的影响 | 第72-73页 |
·充气注入对blob的影响 | 第73-74页 |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对ELM-filament的影响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章 静电探针系统,测量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77-101页 |
·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及其静电探针系统 | 第77-78页 |
·静电探针测量原理 | 第78-90页 |
·伏安特性曲线以及单探针测量原理 | 第80-84页 |
·双探针及三探针测量原理 | 第84-86页 |
·涨落量测量 | 第86-87页 |
·四探针系统与径向输运通量 | 第87-88页 |
·马赫探针测量原理 | 第88-9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90-101页 |
·概率分布函数PDF | 第90-92页 |
·条件平均 | 第92-94页 |
·时频分析技术 | 第94-101页 |
第四章 HL-2A丝状结构传播特征 | 第101-121页 |
·HL-2A托卡马克基本放电参数 | 第101-104页 |
·HL-2A托卡马克丝状结构一般统计特征 | 第104-113页 |
·通过离子饱和流/密度提取丝状结构 | 第104-105页 |
·状结构空间特征 | 第105-107页 |
·状结构统计分布特征 | 第107-109页 |
·状结构传播特征 | 第109-113页 |
·其他提取丝状结构方法的尝试与讨论 | 第113-119页 |
·利用悬浮电位提取丝状结构 | 第113-117页 |
·利用径向速度提取丝状结构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五章 ELM-filament输运抑制的研究 | 第121-151页 |
·边缘局域模的抑制——ELM mitigation | 第121-122页 |
·超声分子束注入缓解ELM-filament输运 | 第122-138页 |
·典型参数演化 | 第122-126页 |
·密度振幅缓解 | 第126-129页 |
·径向速度缓解 | 第129-135页 |
·径向输运缓解 | 第135-137页 |
·中平面-靶板长程相关降低以及环向输运缓解 | 第137-138页 |
·弹丸注入抑制ELM-filament输运 | 第138-145页 |
·典型参数演化 | 第139-141页 |
·密度振幅缓解 | 第141-142页 |
·径向速度缓解 | 第142-143页 |
·径向输运缓解 | 第143-144页 |
·中平面—靶板长程相关降低以及环向输运缓解 | 第144-145页 |
·两种缓解方法比较以及总结 | 第145-151页 |
第六章 混沌控制在边缘局域模和blob分析中的应用 | 第151-161页 |
·混沌分析与控制原理简介 | 第152-153页 |
·边缘局域模混沌分析初步应用 | 第153-158页 |
·blob混沌分析尝试 | 第158-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1-165页 |
·总结 | 第161-162页 |
·展望 | 第162-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8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 | 第185-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