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英文縮写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31页 |
·进行顶端生长的两种模式系统 | 第11-13页 |
·花粉管的生长特性 | 第11页 |
·根毛的生长发育过程 | 第11-13页 |
·顶端生长细胞的结构 | 第13页 |
·微丝骨架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13-24页 |
·微丝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 | 第13-14页 |
·微丝的结构及装配 | 第14-16页 |
·微丝结合蛋白调控微丝动态 | 第16-21页 |
·微丝骨架以及微丝结合蛋白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1-24页 |
·其它因子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24-29页 |
·微管骨架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4页 |
·Ca~(2+)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4-26页 |
·磷脂肌醇对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6-27页 |
·胞吞和胞吐作用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7-28页 |
·ROP对细胞顶端生长的调控 | 第28-29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5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31页 |
·动植物材料 | 第31页 |
·常用药品及试剂 | 第31-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试剂配制 | 第33-36页 |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34页 |
·用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第34-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51页 |
·拟南芥总RNA提取 | 第36-37页 |
·mRNA的反转录实验 | 第37页 |
·普通PCR | 第37-38页 |
·荧光定量RCR | 第38页 |
·琼脂糖凝胶回收目的DNA片段 | 第38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38页 |
·基于PCR的定点突变 | 第38-39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9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39-40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40页 |
·拟南芥植株的培养(正常) | 第40页 |
·拟南芥植株的培养(用于倒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根毛) | 第40页 |
·农杆菌浸花转化 | 第40-41页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41页 |
·转基因植株的杂交实验 | 第41页 |
·GUS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 第41页 |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第41页 |
·His标签重组蛋白纯化方法 | 第41-42页 |
·微丝的制备与纯化 | 第42-43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 | 第43-44页 |
·共沉淀实验 | 第44-45页 |
·低速共沉淀实验 | 第45页 |
·体外免疫荧光标记实验 | 第45页 |
·体外荧光观察RIC1蛋白使微丝成束实验 | 第45-46页 |
·透射电镜负染方法 | 第46页 |
·体外荧光观察RIC1蛋白使微丝片断化实验 | 第46页 |
·TRIFM实验观察RIC1蛋白对微丝的切割实验 | 第46-47页 |
·微丝延伸实验 | 第47页 |
·稀释介导的微丝解聚 | 第47页 |
·拟南芥花粉的体外萌发 | 第47-48页 |
·拟南芥花粉管中微管免疫荧光染色 | 第48页 |
·拟南芥花粉管中微丝荧光染色 | 第48页 |
·基因枪介导的烟草花粉管瞬时转化 | 第48-49页 |
·FM4-64染色实验 | 第49页 |
·质壁分离实验 | 第49页 |
·药理学实验 | 第49-50页 |
·活体细胞观察与数据分析 | 第50页 |
·活体细胞中RIC1的分布和微丝动态定量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88页 |
·RIC1负调控花粉管顶端生长 | 第51-54页 |
·ric1突变体和回补株系的表型分析 | 第51-53页 |
·RIC1过量表达株系的表型分析 | 第53-54页 |
·RIC1作用于花粉管中的微丝 | 第54-58页 |
·ric1突变体花粉管对LatB不敏感 | 第55页 |
·RIC1调控花粉管微丝的组织动态 | 第55-58页 |
·RIC1定位于花粉管顶端质膜 | 第58-59页 |
·His标签融合蛋白RIC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59-60页 |
·肌动蛋白的纯化 | 第60-61页 |
·RIC1在体外可以和微丝结合 | 第61-64页 |
·共沉淀实验证明RIC1可以结合微丝 | 第61-63页 |
·体外免疫荧光标记实验证明RIC1与微丝结合 | 第63-64页 |
·RIC1在体外可以使微丝成束 | 第64-66页 |
·RIC1可以使微丝成束 | 第64页 |
·电镜负染观察实验证明RIC1可以使微丝成束 | 第64-65页 |
·低速共沉淀实验检测RIC1使微丝成束的活性 | 第65-66页 |
·Ca~(2+)不影响RIC1的微丝结合和成束的功能 | 第66-68页 |
·共沉淀实验检测Ca~(2+)对RIC1的微丝结合和成束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体外荧光观察检测Ca~(2+)对RIC1使微丝成束能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RIC1在体外使微丝片段化 | 第68-69页 |
·RIC1在体外可以切割微丝 | 第69-71页 |
·RIC1在体外对微丝正端进行加帽 | 第71-74页 |
·RIC1抑制微丝的解聚 | 第71-72页 |
·RIC1能够抑制微丝正端的延伸 | 第72-73页 |
·RIC1可以定位于微丝的端部 | 第73-74页 |
·RIC1在花粉管质膜上切割微丝 | 第74-76页 |
·RIC1的质膜定位对其功能发挥有重要作用 | 第76-79页 |
·点突变形式的RIC1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第76页 |
·点突变形式的RIC1仍切割微丝 | 第76-77页 |
·点突变形式的RIC1对花粉管顶端微丝丰度及动态的影响 | 第77-79页 |
·RICl在根毛中表达 | 第79-80页 |
·RIC1负调控根毛的生长 | 第80-84页 |
·ric1-1植株根毛比野生型长 | 第80-81页 |
·回补株系可以恢复ric1-1根毛表型 | 第81-82页 |
·RIC1过量表达抑制根毛形成和伸长过程 | 第82-84页 |
·RIC1定位于根毛的质膜顶端 | 第84-85页 |
·RIC1在生长的根毛顶端质膜上呈振荡分布 | 第84-85页 |
·RIC1作用于根毛中的微丝 | 第85-88页 |
·ricl-1的根毛对低浓度的LatA处理不敏感 | 第85-86页 |
·ricl-1突变体和RIC1过量表达植株根毛中微丝的观察 | 第86-88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88-92页 |
·RIC1以依赖于Ca~(2+)的形式作用于微丝调控细胞顶端生长 | 第88-89页 |
·RIC1可能作用于根毛的起始阶段 | 第89页 |
·ROP-RIC信号途径调控细胞顶端生长 | 第89-90页 |
·不同微丝切割蛋白共同调控花粉管生长 | 第90-91页 |
·RIC1对微管和微丝的不同作用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