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各类型出版物编辑出版论文--期刊编辑出版论文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影响力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1-12页
第二章 开放获取的兴起与发展第12-16页
    2.1 开放获取定义相关概述第12-13页
        2.1.1 《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的定义[8]第12页
        2.1.2 《柏林宣言》的定义第12页
        2.1.3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第12-13页
    2.2 开放获取的发展历程第13-16页
        2.2.1 开放获取的产生第13-14页
        2.2.2 开放获取在国外的发展第14页
        2.2.3 开放获取在国内的发展第14-16页
第三章 国内外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影响力分析第16-38页
    3.1 影响力概念第16页
        3.1.1 影响力内涵第16页
        3.1.2 影响力作用第16页
    3.2 分析评价指标选取第16-19页
        3.2.1 分析指标来源第16-17页
        3.2.3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影响力指标选取第17-19页
    3.3 国内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影响力分析第19-24页
        3.3.1 国内科技类期刊开放获取情况第19-21页
        3.3.2 被引次数及影响因子的统计第21-23页
        3.3.3 研究结果分析第23-24页
    3.4 国外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影响力分析第24-31页
        3.4.1 国外科技类期刊开放获取情况分析第24-27页
        3.4.2 被引次数及影响因子的统计第27-30页
        3.4.3 研究结果分析第30-31页
    3.5 Altmetrics的国内外期刊影响力对比第31-34页
        3.5.1 Altmetrics的国内外期刊影响力对比第31-33页
        3.5.2 研究结果分析第33-34页
    3.6 国内外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中科院分区对比第34-38页
        3.6.1 国内外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的中科院分区对比第34-36页
        3.6.2 研究结果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8-47页
    4.1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影响力的自身因素第38-41页
        4.1.1 论文因素第38-39页
        4.1.2 期刊因素第39-40页
        4.1.3 开放获取平台建设因素第40-41页
    4.2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影响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第41-43页
        4.2.1 政策因素第41-42页
        4.2.2 出版机构因素第42-43页
    4.3 开放获取科技类期刊影响力的人为因素第43-47页
        4.3.1 作者因素第43-45页
        4.3.2 读者因素第45-47页
第五章 提高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对策第47-52页
    5.1 打造行业品牌,保证论文质量第47页
    5.2 分析用户群体信息,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第47-48页
    5.3 提高信息素养,严格控制质量第48-49页
    5.4 制定行业准则,推行新型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第49页
    5.5 借鉴国外优秀案例,构建国际化开放获取期刊平台第49-50页
    5.6 端正学术形象,提高开放获取的宣传度与社会认可度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作用研究
下一篇:最优资产配置模型实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