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 课堂教学目标 | 第12页 |
2.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 第12-14页 |
(四) 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1.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 第14-16页 |
2. 关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一) 有效教学的理论 | 第18-21页 |
1. 有效教学的内涵 | 第18-19页 |
2. 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3. 有效教学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在联系 | 第21页 |
(二)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 第21-23页 |
1.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 第21-22页 |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 第22页 |
3. 新课程三维目标 | 第22-23页 |
(三) 教学目标陈述理论 | 第23-26页 |
1. 行为目标模式 | 第24页 |
2. 格伦兰模式 | 第24-25页 |
3. 表现性目标 | 第25-26页 |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1页 |
(一)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调研分析 | 第2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2. 调查对象及资料来源 | 第2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二)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 第26-27页 |
2.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 第27-28页 |
(三)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1. 来自升学考试、社会以及学校的压力 | 第28页 |
2. 过于强调目标预设或目标生成 | 第28-29页 |
3. 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和能力 | 第29-31页 |
三、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 第31-34页 |
(一) 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 第31页 |
(二) 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 第31-32页 |
(三) 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 第32页 |
(四) 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 第32-33页 |
(五)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全人的教育 | 第33-34页 |
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 第34-42页 |
(一) 确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 第34-35页 |
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 第34页 |
2. 初中英语教材 | 第34-35页 |
3.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 第35页 |
4. 教学环境 | 第35页 |
(二) 三维目标确立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 第35-38页 |
1. 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设计策略 | 第36-37页 |
2.“过程与方法”目标确立的策略 | 第37页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的策略 | 第37-38页 |
(三) 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 | 第38-42页 |
1. 结果性目标的表述 | 第39-40页 |
2. 体验性目标的表述 | 第40-42页 |
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实例与评价分析 | 第42-46页 |
(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第四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 第42-43页 |
1. 课程标准解读 | 第42页 |
2. 教材分析 | 第42页 |
3. 学情分析 | 第42-43页 |
4.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表述 | 第43页 |
(二) 根据设计范本进行课堂实践后的教学效果及反思 | 第43-46页 |
1. 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2. 参与者的评价与反思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