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矫正现状探析--基于辽宁省Z乡司法所为主体的考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一)国外关于社区矫正的研究 | 第7-9页 |
(二)国内关于社区矫正的研究 | 第9-10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0-11页 |
三、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一)再社会化理论 | 第11页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第11-12页 |
(三) 标签理论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12页 |
(二)参与观察 | 第12页 |
(三)深入访谈 | 第12-13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Z乡罪犯改造情况及社区矫正的资源建设 | 第14-23页 |
一、Z乡近10年罪犯改造状况 | 第14-15页 |
(一)Z乡犯罪情况 | 第14页 |
(二)Z乡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 第14-15页 |
二、Z乡的社区建设 | 第15-17页 |
三、Z乡司法所的主体效能 | 第17-23页 |
(一)Z乡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 | 第17-18页 |
(二)Z乡社区矫正工作流程 | 第18-23页 |
第三章Z乡司法所社区矫正现状探析 | 第23-31页 |
一、司法所职责地位及其人员配置 | 第23页 |
(一)主体作用 | 第23页 |
(二)协调作用 | 第23页 |
(三)组织作用 | 第23页 |
二、司法所社区矫正的业务范围 | 第23-24页 |
(一)非监禁刑的审前社会调查 | 第23-24页 |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 | 第24页 |
(三)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 | 第24页 |
三、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 第24-25页 |
四、典型案例呈现 | 第25-31页 |
(一)未成年矫正案例 | 第25-26页 |
(二)矫正中成英雄 | 第26-29页 |
(三)拖延成脱管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31-35页 |
一、Z乡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社区矫正工作中相关部门的配合差 | 第31页 |
(二)工作人员少,专业化程度差 | 第31-32页 |
(三)社区矫正工作中没有志愿者的参与 | 第32页 |
(四)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方法单一 | 第32-33页 |
二、针对Z乡司法所矫正工作的若干建议 | 第33-35页 |
(一)整合社区资源,对矫正对象进行多种教育 | 第33页 |
(二)引入专业人才,扩大志愿者队伍 | 第33-34页 |
(三)完善财政保障体制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个人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