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节日、节令论文

近代山东节日习俗与社会变迁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8-16页
第一章 近代以前山东节日习俗概述第16-36页
 一、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分类第16-25页
  (一) 庆典性节日第16-20页
  (二) 纪祀性节日第20-23页
  (三) 时令性节日第23-25页
 二、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第25-36页
  (一) 小农经济特色浓厚第25-28页
  (二) 儒家思想贯穿其中第28-30页
  (三) 家族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第30页
  (四) 迷信色彩随处可见第30-31页
  (五) 形式繁琐第31-36页
第二章 传统节俗的变化与新式节俗的兴起第36-73页
 一、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第36-49页
  (一) 历法改革与节俗变化第36-43页
  (二) 节俗的简约化趋向第43-47页
  (三) 迷信成分的减少与分化第47-49页
 二、 新式节日习俗在山东的兴起第49-73页
  (一) 西方节日在山东的出现与发展第49-53页
  (二) 民国时期新式节日的勃兴第53-73页
第三章 山东节日习俗与政治变迁第73-88页
 一、 晚清政治变革与山东节俗的变化第73-74页
 二、 民国政府与山东节俗改革第74-83页
  (一) 北洋政府时期爱国节日的兴起第74-76页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党国政治对节俗的影响第76-79页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山东风俗改良第79-83页
 三、 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节俗新景象第83-88页
第四章 山东节日习俗与中西文化融合第88-121页
 一、 山东节俗与中西文化冲突第88-101页
  (一) 礼仪之争第88-90页
  (二) 一神信仰与多神信仰第90-93页
  (三) 祭祖祀孔与反对偶像崇拜第93-98页
  (四) 山东非基督教运动第98-101页
 二、 山东节俗与中西文化融合第101-121页
  (一) 山东传统节俗娱乐方式的近代化第102-103页
  (二) 山东传统节俗的科学化第103-106页
  (三) 山东节俗与人权运动第106-109页
  (四) 洋节的本土化第109-121页
第五章 近代山东节日习俗的地域差异第121-145页
 一、 山东自然地理环境与节俗差异第121-134页
  (一) 鲁东沿海地区第122-125页
  (二) 鲁中南地区第125-128页
  (三) 鲁西南地区第128-131页
  (四) 鲁西北地区第131-134页
 二、 山东人文地理环境与节俗差异第134-145页
  (一) 运河区第134-137页
  (二) 贫富差别——以儿童节为例第137-140页
  (三) 城乡差别第140-143页
  (四) 士民差别第143-145页
第六章 山东节俗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第145-149页
结语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3页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第153-154页
后记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媒体时代中新晋商文化传播的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以东营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