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2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概述 | 第11-20页 |
| ·森林资源理论 | 第11-13页 |
| ·森林资源的内涵 | 第11-12页 |
| ·森林资源的特点 | 第12-13页 |
|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第13页 |
| ·物权制度理论 | 第13-15页 |
| ·物权制度的定义 | 第14页 |
| ·物权制度的特征 | 第14页 |
| ·物权制度的内容 | 第14-15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理论 | 第15-19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概念 | 第15-16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特征 | 第16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6-18页 |
| ·森林资源物权权属的分类 | 第18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9页 |
| ·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现状 | 第20-22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0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具体权能 | 第20-22页 |
| ·森林资源的采伐许可制度 | 第22页 |
| ·森林资源的流转制度 | 第22页 |
| ·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22-23页 |
| ·森林资源物权制度权能设计缺陷 | 第23-26页 |
| ·森林资源采伐制度的不完善 | 第26-27页 |
| ·森林资源的流转制度不畅通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4 国外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概述及借鉴 | 第29-34页 |
| ·国外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概述 | 第29-32页 |
|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物权制度 | 第29页 |
| ·日本的森林资源物权制度 | 第29-30页 |
| ·美国的森林资源物权制度 | 第30-31页 |
| ·德国的森林资源物权制度 | 第31-32页 |
| ·国外森林资源物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3页 |
| ·加强森林资源法制建设 | 第32页 |
| ·明确森林资源权属问题 | 第32-33页 |
| ·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制度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5 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建议 | 第34-43页 |
| ·完善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34-35页 |
| ·明晰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具体权能 | 第35-38页 |
| ·明确所有权方面的权能 | 第35-37页 |
| ·用益物权方面 | 第37-38页 |
| ·担保物权方面 | 第38页 |
| ·完善森林资源采伐许可制度 | 第38-40页 |
| ·确立采伐权独立的物权地位 | 第39页 |
| ·合理编制森林资源的采伐限额 | 第39页 |
| ·制定采伐许可公示制度 | 第39-40页 |
| ·调整制度使森林资源流转更加顺畅 | 第40-42页 |
| ·制定森林资源流转专项法律规定 | 第40页 |
| ·完善森林资源流转的二级市场 | 第40页 |
| ·解除森林资源流转的限制 | 第40-41页 |
| ·完善森林资源流转的配套措施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6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