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风险社会的哲学研究--对资本主义风险逻辑的批判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绪论第15-26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15-23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3页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23页
 二、 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23-26页
  (一)、基本观点第23-24页
  (二)、研究思路第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25页
  (四)、创新之处第25-26页
第一章 风险:风险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第26-40页
 第一节 风险的基本界定第26-33页
  一、 风险概念的溯源第26-27页
  二、 现代性语境中的风险概念第27-30页
  三、 马克思风险观:风险是一种价值关系的判断第30-31页
  四、 与风险相关的几个概念第31-33页
 第二节 风险的基本特征第33-40页
  一、 风险的客观性第33-35页
  二、 风险的主体性第35-37页
  三、 风险的历史性第37-38页
  四、 风险的多维性第38-40页
第二章 风险社会景观概览第40-59页
 第一节 风险社会:景观内涵第40-50页
  一、 文明的火山第41-42页
  二、 “替罪羊”社会(Scapegoat society)第42-45页
  三、 失控的社会第45-47页
  四、 对秩序永无止境地建构的社会第47-49页
  五、 符号大爆炸的社会第49-50页
 第二节 风险社会景观特征第50-59页
  一、 可感知的财富与不可感知的风险相互竞赛第51-52页
  二、 “脱域”机制的信任危机与风险第52-53页
  三、 社会异化的“产儿”第53-55页
  四、 焦虑促动型的团结第55-57页
  五、 “自反性”现代性博弈的恶性膨胀第57-59页
第三章 风险社会的成因探源第59-74页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现实性根源第59-68页
  一、 资本的逻辑第59-62页
  二、 科层制的“知识”语境第62-65页
  三、 现代性“文化霸权”第65-68页
 第二节 风险社会的深层次根源第68-74页
  一、 实践二重性的风险效应:“被制造出来”的风险第68-70页
  二、 资本主义社会:实践二重性风险效应的制度性总根源第70-74页
第四章 风险的社会放大第74-85页
 第一节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架构与动力机制第74-80页
  一、 风险的社会放大的理论架构第74-77页
  二、 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动力机制第77-80页
 第二节 跨越风险的社会放大: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第80-85页
  一、 跨越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基本原则与多极主体第80-82页
  二、 跨越风险的社会放大的路径选择:风险沟通第82-85页
第五章 风险社会的五个悖论第85-109页
 第一节 生产力指数式增长——人的风险发展的相悖第85-89页
  一、 悖论的由来:生产力指数式增长引致人的风险发展第85-87页
  二、 悖论的消解:人的发展从风险发展向全面发展的飞跃第87-89页
 第二节 结构进化——风险扩张的相悖第89-94页
  一、 社会结构的制约性——行动者的“拉锯式”抗争产生结构进化——风险扩张的悖论第90-92页
  二、 社会结构变异及其增量引发结构进化——风险扩张的悖论第92-94页
 第三节 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的相悖第94-100页
  一、 悖论的表现与后果: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相悖的辩证图景第94-96页
  二、 悖论的根源与诊断: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相悖的问题与出路第96-100页
 第四节 财富分配逻辑——风险分配逻辑的相悖第100-104页
  一、 由特定阶级而定?财富分配——风险分配的相悖的“关节点”第100-102页
  二、 株连效应:财富分配——风险分配相悖的“分水岭”第102-104页
 第五节 阶级地位——风险地位的相悖第104-109页
  一、 阶级地位与风险地位相悖的焦点问题之一:占有(或剥夺)?第104-106页
  二、 阶级地位与风险地位相悖的焦点问题之二:“命运”?第106-109页
第六章 风险社会“整体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09-126页
 第一节 风险社会“整体转型”:静态层面的主要问题第109-117页
  一、 阶级分化的贫困风险:公平正义问题第109-112页
  二、 全球“类性”风险的“心性”内治:责任伦理问题第112-115页
  三、 技术精英侵占民主特权?:民主政治问题第115-117页
 第二节 风险社会“整体转型”:动态层面的主要问题第117-126页
  一、 发展——风险形影相随?:发展代价问题第118-120页
  二、 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博弈:利益分裂问题第120-122页
  三、 对“三重关系”的突围:人的解放问题第122-126页
第七章 风险社会的多维治理路径第126-146页
 第一节 现实层面的风险社会治理第126-140页
  一、 风险价值观的重塑第126-129页
  二、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及其应对第129-132页
  三、 信任危机及其信任机制的重建第132-134页
  四、 风险文化与风险规制第134-137页
  五、 全球治理及其悖谬解析第137-140页
 第二节 治理的根本出路—从资本主义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140-146页
  一、 资本主义制度是风险社会生成的“罪魁祸首”第140-143页
  二、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向自由王国飞跃第143-146页
第八章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问题及其应对第146-159页
 第一节 世界风险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第146-152页
  一、 世界风险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压缩的现代化”(compressed modernization)交织了一个“共时性”的世界第146-148页
  二、当代中国社会风险概观第148-149页
  三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治理的着力点:传媒、民意、城镇化第149-152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及其应对第152-159页
  一、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152-155页
  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第155-156页
  三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治理与和谐世界的建构第156-159页
结束语第159-16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1-168页
后记第168-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170-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社会心理困境及其调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视角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